流浪梦里的隧道
终在某一天
记忆、回忆
终被我甩在过往的身后
那渡口
划船的老人
从南国的馨香中走来
布鲁塞尔的灯照亮渡桥
以我一条通途
孤独之身投入人海
寻觅、寻觅
开花树的邂逅
楼兰新娘的旧梦
埋在土中变成了琥珀
而我
那透明似醇酒的青春
终是物换星移的韶华
--我端着一杯花雕,回敬那流逝的年华,数着每日的东升西落,以时光换取时光。
--我母亲曾言,生活就如做饭,开初每个人手中拿着的都是天然干净的食材,在烹饪的过程之中,我们每个人加进去的调料种类的不同,份量不多。这出来的味道自然不同。
--我有段时间喜读历史,尤爱异域文化。对那消失在大漠之中,却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楼兰甚为着迷。一度想要亲身去探索,于是四处收集有关它的资料,方方面面,尽力详尽。可当我走到它的门口时,却被告知这段历史被封存,游人不得踏入,是为大家的安全考虑。据说,有人曾误入楼兰遗址却离奇失踪,至今不知去向。
--被拒失落是有的,明明尽在咫尺的距离,却如海市蜃楼的幻影。我那想要目睹楼兰新娘美貌,目睹楼兰璀璨往昔的梦被搁浅了。它随着我青春岁月里面所种下的所有梦想那般,沉淀在了时间沙河的底部,托起了我的当下。
--我不爱忆过往,倒更爱望前方。好友说,我对生活的态度就如竹子生长,一节一节的延展,而每处竹节都卡着我想要的一份欢喜。我对自己许下了许多愿望,可每份愿望都是简单而质朴的。亦如明日能吃上一份心心念念多时的糖醋排骨,或者是这月能买齐我想了许久的书单…
--我日常喜欢旅游,每次出门包里总会带上一本沈从文,一本汪曾祺。二人是师生关系,可于我来说,他们都是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沈老的文字让我体验到了尘世的优雅与知性,而汪老的文字让我感知到了尘世的烟火与有乐。
......
楚辞觉得自己这算是偷看,趁着施诗上厕所之际,也让自己从一堆公事之中偷偷懒,在阿诗的文字之中,醒一醒那被纷繁复杂的大小事件所折磨的神经。
是享受的模样,喝着咖啡,左膝交叠在右膝上,看着阿诗的目光,满含欣赏,那是自己将最珍贵的那颗宝石收入囊中的兴奋。
阿诗看着桌上那亮着的电脑屏幕,知道上面的内容定然是被楚辞看了去,未生羞涩,大方的在他旁边坐下:“中午打算吃什么?”
“据周淼说下面有家肥肠饭很好吃,要不要去试试?”
“好。”随后像是突然想起:“我忘了告诉你,徐兮昨晚给我打电话,说爷爷让我们今晚去徐家吃饭。”
“我觉得这顿饭,我吃着应该不会很轻松。”
阿诗明白他话里的含义,也懂徐家要自己带楚辞拜访的原因:“爷爷他们很好相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