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大明民间。就出现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特称呼。百姓称他们为:“青词宰相”。
巨奸严嵩便是其中之一。
只要写好了青词。应付好了皇上。便可在底下为所欲为。
如此天下。还好得了么。
就这样。大明一年年积弊如山。国力渐衰。已接近崩溃的边缘。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率军十万。破长城而入。围困京师。大肆劫掠。最终大纵其火。扬长而去。在城外只留下一堆破瓦残垣。
之后。如蚁虫般的百姓们。又复聚而來。在城内外安家置业。营营苟苟。十几年之后的今天。嘉靖帝亡。死后庙号定为世宗。而他的第三子隆庆帝。继位已近一年。人们的脸上似早忘记了兵祸。京师内外也日渐繁荣。然而外城的房屋大多还是建得低矮破烂。为的是当敌人再度侵略而來时。可以断然舍弃逃走。而不必太过痛惜。而住在城中的百姓。房屋也多是一层的建制。若非有绝大靠山。纵有再雄厚的财力。亦不敢将宅子建得超过二层以上。这却不是为了逃跑方便。而是因为每一个角落都有东厂的番子盯着:你的房子建那么高。干什么。显尊贵么。想造反么。
然而这也仅是一个小小的方面。实际上从百姓的婚丧嫁娶、经营生计。到市井娱乐休闲言谈。甚至市场里菜价的波动。每天发生的一切都会事无巨细传入东厂。记录在案。
对平民都监视得这么严。管得这么宽。朝中大臣们就更不用说了。
传去年。吏科给事中胡应嘉家乡老友入京來拜望。曾给他送了两匣蜜枣。收在内室并未食用。次日遇上东厂副督公郭书荣华。闲谈两句。郭笑道:“听闻胡大人家乡所产蜜枣很是好吃。以后有机会可要请郭某一尝啊。”胡应嘉当时说了几句“一定。一定。”客套应过。以为偶然说及。也并未在意。过了两日。郭书荣华请他赴宴。桌上果品之中。竟就有一匣蜜枣。便是他家中所藏的那个。连匣子都沒换过。
胡应嘉这才明白。郭书荣华的一句话。岂是想尝什么蜜枣。实是在探知自己是否可为他所用。若是在心里对他恭敬有嘉。自然一听这话便会赶忙回家中。把枣取出來送过门去。
东厂的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他府中内室取得蜜枣。要取项上人头。那还难么。偏偏他赌了这口气。又仗着自己是内阁首辅徐阶的同乡。不肯服这个软。甩袖而去。结果沒过多久。便被皇上斥骂办事有亏。虽经徐阶和“状元宰相”李春芳等联名保奏。仍是被罢了官。
风咽咽。细雪飘寒。
天色沉沉暗。
常思豪牵马漫步在京城街市之中。眼望道路两边灯火繁华。耳闻这些王都的历史旧闻、当今时事。心中颇不是滋味。
荆零雨这一路也讲得倦了。建议先去喝杯酒。
常思豪点头同意。面对这砭骨寒凉的世界。实在需要些能令人醉生梦死的东西來驱一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