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馆。 众多宫女交头接耳,议论着一瘸一拐,用拐杖支撑身子艰难行走的卓文清。 有人砸吧砸吧嘴,道:“这齐华,费尽心机,吃了那许多苦,就为了进入华阳馆做太子妃娘娘的贴身宫女,究竟图的是什么呢?无权无势无利,也就是说出去风光些,在太子妃娘娘身边做事。” 一个宫女从一道角门走了进来,将手中的恭桶放到一个房舍里。 一名寺人从华阳夫人的宫室内走出,走到那宫女的身边,道:“太子妃娘娘说,今后这送恭桶的事情就交给齐华来做。” 那宫女看了看远处拄着拐杖的卓文清,不解地问道:“这丫头不过十二岁的年纪,如今身上又有重伤,她如何能负责起华阳馆百人的恭桶的运送呢?” 那寺人不悦道:“既然是太子妃娘娘交代的,就按照娘娘说的去做就是了,至于齐华她能否完成,那就是天命了,我们都是位卑者,自身都难保,又如何能帮她呢?” 那宫女摇了摇头,道:“这孩子也是头脑发热,为啥就拼了命,非要进入这华阳馆呢?” 身后走来一个捧着杂物的宫女,那宫女冷冷道:“世人皆爱一个虚名,或许这小丫头认为在华阳馆里做事,说出去有威名?” 众人摇头,纷纷道:“现在的人啊,都爱虚名,有何用啊?” 一人拖着一个长长的扫把朝卓文清走来,扫把丢在卓文清面前。 那人抱起胳膊,冷冷道:“太子妃娘娘有命,今后啊,这华阳馆的洒扫就交代你来做了。每日清晨,每日午后,都要洒扫。若是有一点不洁啊,可是要掉脑袋的。” 拄着拐杖的卓文清看着一件件压在自己身上的活计,明白这是华阳夫人在故意刁难自己,目的就是为了羞辱自己,以令自己明白,不要以为进了华阳馆就当真是无事了。 既然是刁难,自己更要认真去完成,只有完成得好,才能令众人刮目相看,也才能使得自己立足。 想到这里,顾不得自己被打的伤口还没有弥合,卓文清俯身朝众人拜去。 “齐华给姐姐们,兄长们,请安了。齐华定然竭尽全力来做,以期完成到最好。” 不卑不亢的态度,不畏惧困难的态度,令众人对这个小丫头有了佩服之情。 …… 清晨,华阳夫人在几个宫女的陪伴下走出宫室。 青石铺砌的地面被洒扫得异常干净,不见一丝杂草。空气中更无恭桶的味道。一个小小的身影映入众人的眼帘。 小小的身影正是卓文清。 一个胳膊下夹着拐杖,一个胳膊下夹着一个巨大的扫帚,在艰难地扫着馆舍外的地面。一个饼子被卓文清叼在口中。 边清扫,边啃咬着干硬的饼子。 华阳夫人摇了摇头,心道:还真是一个倔强的丫头,不知难而退。 …… 这一日午后,一名寺人端着一碗汤药急匆匆而来,就在那寺人要步入华阳夫人的宫室时,一个小小的身影挡住了那寺人。 “齐华,你要做什么?”那寺人警觉地问道。 “是药三分毒,娘娘服用这样的汤药并无什么大的用处,反而日积月累,导致身体越来越差。不如倒掉的好。”卓文清认真地说道。 “好大的胆子,齐华,你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你可知这汤药,娘娘喝了十多年,从没有出过事儿?你可知道这汤药是太医院的老太医们一起开出的方子?”那寺人不悦地呵斥道。 “喝了十年的汤药,没有起色,不正说明此药无用吗?既然无用,为何还要坚持喝呢?太医院的太医们一起开出的方子?行医讲究望闻问切。这些老太医们都为娘娘把过脉吗? 每个医者对同样的病症会有不同的体会,怎么就会得出同样的方子?得出同样的方子就说明这些人都对这病没有大的把握,不得不一同选择一个保命的折中的方子,既治不死人,也对身体没有大的妨碍,至少在短期内看不出大的弊端。”卓文清说道。 “你,你,你齐华,不要乱说。”那寺人明显露了怯。 卓文清一步步地朝那寺人走去。 “既然对娘娘的病无裨益,反而有害处,为何还要继续喝下去呢?” “这是王上们吩咐的,咱们做宫人的哪里管得了那么多,不掉脑袋就不错了。”寺人说道。 “可是这毕竟是人的性命,哪里是儿戏。此药不能再喝。”卓文清认真地说道。 “你这小宫女当真是多管闲事,可恶得很。”那寺人欲推开卓文清。 咣当一声,汤碗掉在地上,汤药洒了一地。 “齐华,你,你,你闯了大祸了。”那寺人哭丧着脸说道。 卓文清认真道:“若是娘娘责罚,也只会责罚齐华,绝不连累到您呢。您无需惧怕。” 那寺人跺脚道:“如何不会连累于我,毕竟是我负责送汤药的。” “虽然我们打翻了汤药,但也救了太子妃娘娘,阻止了她继续受这无良汤药的毒害。她不但不会责罚我们,还会奖赏我们。 相信我将这一切说明白,她就会免除我们的惩罚,更会奖赏我们。” 话音刚落,一人淡淡地说道:“你这小丫头果真是牙尖嘴利地很,一切都被你说了。你既然都如此说了,我还能怎么办呢?” 众人抬头望去,却是在几个宫女的相伴下,从宫室内走出的华阳夫人。 卓文清和那寺人,及站在院落里的众人连忙跪倒在地,朝华阳夫人拜去。 “齐华,抬起头来。”华阳夫人道。 卓文清抬起头来,目光灼灼地望着华阳夫人。 “即日起,你就升任华阳馆三等宫女,掌药理。” 虽然不明白这药理所指的是什么,但“华阳馆三等宫女”这几个字还是听得真切的。 这几个字说明了自己已经被华阳夫人接受,被正式留用华阳馆,成了三等宫女。 三等宫女虽然依然不能行走在华阳夫人身边,但也算是馆舍里的重用之人,虽然不能随时相伴王上们的身边,但也能常常跟随在华阳夫人的身后行走各处。 相较她人,也是一个荣光的位置。 卓文清朝华阳夫人深深拜去,诚恳地说道:“齐华谢太子妃娘娘的留用。” 华阳夫人淡淡地笑了。 “还不快快起来,我华阳馆可是要做这王城内的众人敬仰和学习的所在,还不快去做事?” 卓文清大喜,立即道:“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