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如上举措,借法治国,有着深刻的意义。
第一,借法治国是大燕律法制度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皇室集权;
第二,借法治国是发展民众思想进步,增强大燕整体实力的根本保证;
……
第十,借法治国是强化大燕凝聚力的重要条件。
时不我待,故,废旧法,立新法之事迫在眉睫!】
整篇看完,燕武帝久久回不过神来。
如果罗贤看到这一幕,一点都不会感觉奇怪。
毕竟,他是直接将现代经过无数伟人琢磨研究出的先进理念直接搬到了大燕这个律法制度比之前世秦朝还要落后的国度,自然会给燕武帝造成巨大的冲击。
而且,为了忽悠燕武帝,罗贤特意将现代理念中增强民主的概念替换成强化皇权统治,很容易引导他认为这些举措的最终目的就是强化大燕皇室的统治。
燕武帝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缓缓从罗贤的文章中回过神来。
“这种文章,这些理念,这些举措,竟是在半柱香以内完成的?”燕武帝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更加愿意相信,这篇考卷不是罗贤本人所作,而是冥冥中守护着大燕的神明借助他之手创造的。
但燕武帝也明白,神明早已不在。
毋庸置疑,这就是罗贤的作品。
或许,真的存在着那种远超时代的天才。
感慨了一下后,燕武帝仔细考虑起了罗贤这个提议的利弊。
可以很明显看出的是,立新法必然是有利于民众、削弱贵族阶层的,燕武帝在意的是,它能否强化皇权?
大燕目前的局势是贵族阶层势大,若非采取三公六司制度分化他们的权力,很可能形成对皇室极大的威胁、即便是将他们分权了,皇室也一刻不能分心,否则万一哪天这些三公六司中的某些人背地里联合,可能导致难以挽救的后果。
在担心贵族阶层势大的同时,大燕皇室也是贵族阶层的一员,某些针对贵族阶层的举措也得顾及自身利益。
因此,商阳的变法之策才会得到燕武帝的欣赏,因为其变法之策是在保持皇室在内的贵族阶层当前形势的状态下,压制住民众,不让觉醒者成为大燕局势的搅局者。
这种政策,看似激进,实则是以保守为目的,同时附和大燕皇室和贵族阶层的利益。
而罗贤“立新法”的策略,更像是一个疯子一样,要以整个贵族阶层为敌。
对燕武帝来说,如果采纳罗贤的政策,只要成功了,就一定能压制住当前最可能对皇室造成威胁的敌人,但无法看清皇室的未来走向,可能会为未来的皇室造就更强的敌人。而且,面对与整个贵族阶层为敌,真的能成功吗?
理智分析之下,燕武帝越来越倾向于商阳的变法之策。
带着一分不舍,燕武帝将罗贤的考卷收拾了起来。
“你给出的这份答案,还是永远不要面世的好。”
这时,燕武帝听到外面响起了三声规律的猫叫声,便重新做回了龙椅上。
“进来。”
随着燕武帝话音落下,一道浑身笼罩在漆黑中的人影闪现一般进入了阅文殿,用分不清男女的飘忽声音说道:“陛下,有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