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苦苦鏖战多时的川浙兵与八旗军仍然打得胜负难分,戚金他们再派使者向袁应泰叩首求援。
但老书生袁应泰此时已经没有了开始时挥斥方遒的意气,欠缺魄力的他,竟以建奴强大派兵也扭转不了战局为由拒不答应,又将踌躇不前的其他各将召集到辽阳城下,准备背城再战,川浙军就此覆灭。
刘戎知道高邦佐说是让他参详,其实不过是想让自己附和几声,自己真说了不行,袁应泰能改吗?
“就不知道届时其他各位大帅能否及时驰援啊。”
高邦佐皱了下眉头:“朱万良他们虽说不堪大任,可若是顺风仗应该也能出力。”
“况且袁经略有尚方宝剑在,本官不信哪个军头还敢敷衍了事!”
还顺风仗,谁给你们的勇气……刘戎抱拳恭贺道:“有袁经略和大人在,辽事定然可以一鼓而定!”
从刘戎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大明丢掉辽沈是必然的,即使熊廷弼在恐怕也无力回天。
地面上能打的除了贺世贤,就只有戚金的浙军和秦邦屏川军。其他将领虽说好坏参半,但麾下全都兵甲不齐,缺额严重,他今天来都司府的路上还看见一帮营兵在街面上抓乞丐流民的壮丁。
这种军队剿流民尚可,打建奴能行吗?
指挥的文官又是袁应泰这种迂腐老生,实在是回天乏力。
“亦安。”高邦佐停了一会儿又开口道:“你手下也有一支强军,现在辽东大战将起,理应为朝廷效力才是。”
刘戎以为高邦佐要将他调到辽沈来,迟疑着开口道:“可末将领的是卫所军的职衔,近两年来对大新堡也是耗尽心血,现在刚刚有点起色……”
高邦佐道:“这些本官都是知道的,当初在广宁,本官还特意嘱咐他们在开垦荒田上多给你行方便。听说你也确实做的不错。”
“不过。”高邦佐想了一下还是道:“决战在即,本官总觉得多一支军旅就多一分胜算。”
“这样吧,本官运作一下,再让你领一个营兵的兵额,两千人足矣。届时灭了建奴,本官再将你调回广宁。”
靠你们能灭了建奴?老子才不过来当炮灰……刘戎朝着高邦佐拱手道:“末将领命。”
刘戎知道容不得他反对,索性应承下来。
反正大新堡那一亩三分地还在自己手里,也不怕辽沈丢了之后变成丧家之犬。
按照历史进程,辽沈倾覆后熊廷弼被重新启用为经略,可军政大权却落在广宁王化贞手里。
刘戎之前曾有意提前结交,带着立功之身去过广宁几次,但右参议王化贞始终避而不见,到底还是有些轻视武夫的意思。
刘戎想,如果届时辽沈倾覆,高邦佐没有同原来一样自缢而死,再分他些军功,说不定到了河西就能代替王化贞的位置。
那对自己来说,绝对是一大臂力。
与高邦佐告辞之后,刘戎便带着福禄、李子权二人在辽阳城中继续调查。
常人想到辽东,多以为是塞外之地,定然是僻远苦寒、地广人稀,一番经济落后、文化萧条的样子。
但刘戎在这辽阳城中所见,却百货齐备、商贾云集,一派繁荣富庶、兴旺发达的景象。
辽阳城自春秋时开始,便是东北亚第一大城,发展到如今,单单是这辽阳内外城中,就有不下五十万人口。
想到这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辽阳城,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建奴占据,刘戎心中就是禁不住一阵唏嘘。
三人一边走,一边看,街边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多数还是辽东盛产的物品,像松子、貂皮、人参等等。
福禄和李子权都是跟在刘戎身边见过世面的,京城也去过,看到如此景象还是禁不住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