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司看向许天明的目光中,不由流露出一抹欣赏和赞许之色。
“许天明,你是真的很聪明,能说说你是怎么发现的吗?”
“可以。”许天明微微颔首,而后向李司说出自己的推理。
“在刘学士这个案件当中,刘学士是在衣橱的镜子上写下的血字遗言,一开始,我也只是根据那串血字,找到了魔晶的线索,然后一路追查魔晶,直到线索被人斩断......
后来我在吏部尚书的死亡现场,找到了工部丢失的那份西山铜矿的部分卷宗,上面清清楚楚写着魔晶的数量,以及送达皇宫的时间。
再之后,我查到荆州奏折有问题,而奏折上盖着的是姜后禄和吏部尚书的官印。也就是说,吏部尚书是因为调查魔晶和荆州地方情况被姜后禄所杀,而刘学士如果也是要提醒后人魔晶的去向,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指向姜后禄。
再回到刘学士那个案件来看,我终于明白她非要把遗言写在镜子上的原因,是因为隐喻了镜像文字。”
“镜像文字?”李司不解。
“不错,”许天明颔首,继续朗声说道。
“在古文字中,姜后禄的‘后’和李司的‘司’,就是一对镜像文字,刘学士是想说,藏在长安的幕后真凶,其实就是唐光宗本人!”
“原来如此。”李司点点头,不由赞叹一声,“不愧是内阁大学士啊......心思竟如此细腻.....”
许天明顿了顿,继续自己的推理。
“刘大学士与唐光宗交情甚好,在儒学上更是志趣相投。但如同刘大学士指向的幕后真凶是唐光宗,那么这里面就有一定的隐情。
于是我再次调查了刘学士生前的著作,发现了入魔之人的描述。
又想起了我斩灭儒仙箴言的那日,皇宫后院响起的那声咆哮。
我不禁想到了一种可能。
那就是唐光宗其实已经入魔了。
但一个凡人不可能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