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外姓将领还好,只是那些宗亲跟随孙策起兵,劳苦功高,又是同姓之人,见孙翊继位有些难免不服,若叫他们来吴县奔丧,可能会有动乱发生。
但这些吕范不能直白的讲出来,毕竟众臣都在,但少主聪慧异常,应该能明白他没有说明的这一点。
孙翊听出吕范的另外一层顾虑,了解历史的他知道吕范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只是他刚刚登位,若是就不许诸位兄长奔丧,会给别人造成其不信任宗亲的印象。
会引起宗亲疑虑,何况孙策为兄为主,不许弟弟们奔丧,礼义上说不过去。
想了想后,孙翊说道,“奔丧是亲情礼义,不可废。
但是子衡顾虑也十分有理,这样,传令各地宗亲,准许他们奔丧,但是不准带所部兵马入吴,所部兵马由军中副将率领继续留镇各地,以防宵小。
另外为了大局稳定,宗亲奔丧应次第入吴,第一批奔丧人选就由子衡拟定报送吾勾选。至于外姓将领,遣家中亲属前来拜祭即可。”
吕范见孙翊的安排滴水不漏,这样安排既全礼义,不会让孙翊招惹人腹诽,也将可能发生动乱的可能大大降低,可谓是两全其美。
说到奔丧一事,孙翊突然想起了两个人。
他对吕范言道,“外姓将领中建威、督军二位中郎将,一则为先兄结义兄弟,虽为异姓,但与先兄有骨肉之分,一则是吾之表兄,这二人可特许前来奔丧。”
孙翊所言建威中郎将为周瑜,督军中郎将为徐琨,周瑜在巴丘镇守,徐琨在牛渚镇守。
听到孙翊特许周瑜、徐琨二人奔丧,吕范一愣,但很快释然,因为孙翊说的话在理。
吕范领命退下。
只是在座的张昭和朱治却若有所思的样子,周瑜与孙策情分深重,想来是孙策临死时告知孙翊,让周瑜回来辅弼他的,而徐琨嘛。
除了孙翊表兄的身份之外,他还是孙翊妻子徐氏的亲兄长......
在议定完几件大事后,孙翊见天色已黑,便对堂中臣属说道,“时辰不早了,诸君先归,好好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