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暠是孙翊叔父,孙坚胞弟孙静长子,年纪比孙策略小一岁。
孙暠自小就勇气过人,同辈子弟中武力除了孙策外,唯有他最高。
因此孙暠一直自视甚高,孙暠的性格又颇为骄矜,孙氏各位宗亲中,数其最为桀骜。
当初孙策平定吴郡后,遣书邀孙暠之父孙静来助,孙静带着家属在钱塘与孙策相会,就在那时孙暠及其弟孙瑜加入了孙策的军中。
在刚来到孙策军中时,孙暠就私下对身边人说过,“似此小子,无甚优异,徒赖二伯父威名耳。设使吾处之,也可为之。”
言语中显露出毫不隐藏的替代孙策之意。
后来随着孙策陆续平定江东其他几郡,威望越来越高,孙暠心中的那副心思也渐渐藏在心底。
现如今,孙暠觉得老天都在帮他。
他兴奋地对妻子张氏说道,“如今讨逆薨逝,江东上下人心浮动,郡县动荡,讨逆又择了那黄口小儿继位,他才十七岁,有何能力可以当此重任,值此时机,正是汝夫君建功立业的时候呀。”
在孙暠看来,孙策一世英明,可是死之前却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
若是孙策择孙贲继位,孙贲是这一辈孙氏兄弟中年级最长者,早年就跟随孙坚,战功彪炳,自己也许还能暂且听命,以待时机。
但他却选择了孙翊这个黄口小儿,纵使是孙权这个长弟继位,孙暠都不会顺从,何况年纪更幼的孙翊呢?
在孙暠心情振奋之下,其妻子张氏却满怀忧虑,她出身吴郡张氏,名门之后,见识不同一般妇人,她对孙暠劝道,
“文书中备言三郎继位之后所为,观之不是无能之辈,而且文书中也说道吴县众臣都已认可孙翊,大势在彼,恐不可图也。”
面对妻子张氏的泼冷水,孙暠心有不悦,他嗤道,“此文书为张子布所写,他为了稳定人心,定然化虚为实,矫言惑众,如此计谋,安能欺我乎?
想那孙翊,年纪甚幼,又一直养在府中,岂能有文书中所言那般才干。张子布骗的了旁人,可欺不了我。”
张氏还欲再劝,孙暠不耐烦得摆摆手,“汝一妇人,不识大略,想那二伯一系,已出两位猛虎,这次难道还能出一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