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率一万大军出征,入庐江未打一仗便退走,退走就意思着这个战略失败了,难道当初是真的异想天开了吗?
可是这个战略是得到周瑜支持的呀,说明这个战略有可取之处。
也许是因为自己不是实施战略的最佳人选吧。
见孙翊丧然不语,潘璋坐不住了。
他出身贫寒,遇到孙翊之前只是一小小的伍长,是孙翊赏识他,拔擢他为别部司马,让他掌管五百兵马,如今更是特意许他帐内议事,这对他是莫大的看重。
知遇之恩,当以命报之。
北进是孙翊亲自带兵,不打一仗就灰溜溜退去,那就是对孙翊一种莫大的欺辱。
如今见孙翊被吕范这么“欺辱”,潘璋登时反驳道,“军粮不足可以叫丹阳郡送来,有了军粮吾等就可以等待战机,此次北进未必无功。”
听了潘璋的话,吕范顿时就发火了,对孙翊他言语之间还算客气,对潘璋可就没什么好脸色了,
“丹阳郡运来?如今丹阳郡内山越阻隔官道,莫说是粮食,就连吴府君的政令现在都已经出不了郡城了,又怎么运粮食到北境来。”
接着吕范怕孙翊被潘璋的言语说动,急忙跪下对孙翊言辞恳切道,“君侯,李术是想活活拖死我军,莫要中他计呀。”
潘璋觉得吕范真是个没胆气的人,又要开始反驳吕范,却被孙翊挥手阻断。
孙翊听完吕范的话,心中长叹一口气,语气却平淡地说道,“子衡之虑孤知道了,放心,孤不是莽撞之人。若明日一早,孤还未有破敌之策,那就退兵吧。”
听到孙翊如此说,吕范大喜,幸亏君侯英明,肯纳忠言决定退兵,他欣喜地道,“君侯英明。”
至于孙翊说的明日一早无破敌之策再退兵,这在吕范看来就是决定退兵了。
军情态势如此,一夜之间又岂能突然想出什么良策。
除非孙翊如其先祖孙武一般,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只不过相比这个可能性,吕范还是相信会退兵的可能会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