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瑜走后,庞统手捏着仅剩的一块糕点,心中思索着一句话,
吴侯快回来了。
想着想着他就笑了出来。
此时的他是想投效孙翊,只是还差了临门一脚,让他真正下定决心。
毫无疑问,孙翊继位以来表现的很出色,但是他目前体现的只是王霸之略。
而庞统想投效的是一个有帝王之略的人,这一点,孙翊目前还没有表现出来过。
这一点,他兄长孙策欠缺,所以他不投。
但孙翊初登大位仅仅四个多月而已,他目前没表现出来,不能代表他欠缺,只是没有这个时机让他展现。
孙翊前期体现的王霸之略是庞统他想投效孙翊的诱因。
但庞统是个择主慎重的人,庞统这辈子只会真正投效一个主人。一旦他真的决定投效了,那就如他自己说的那般,虽九死而不悔,一生誓死追随之。
庞统在吴县这半个多月以来,如旁观者一般看着吴县因为孙翊的毗陵一战沸腾开来。
如旁观者一般看着吴县的众臣极力请战淮南。
如旁观者一般看着无数的请战文书飞往孙翊的车驾。
面对这种种,庞统觉得老天都在帮他。
本来他是打算见到孙翊后,亲自观察一下这个少年英主。可是如今整个江东请战淮南之议如此热烈,这无疑是帮了他的大忙。
观察孙翊的最好时机已经到了。
在进取淮南之议沸沸扬扬的时候,在众臣几乎都支持他进取淮南时,在有先兄遗志这个名义大前提的鼓励下,
自己再递上平淮策,这位少年英主会做如何抉择呢?
孙翊的抉择也决定着庞统的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