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做着交流,已经到了郡府旁边的官学。
一行人下了马,把马缰绳递给侍从后,整理了衣袍迈步而进。
官学的大院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几排高大的房屋中,有相关老师带领着,为学子们答疑解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士颂轻声说道。
袁徽点点头回道:“精妙之语。”
也不打扰师生们的学习,士颂等人在门窗外巡看一圈后,和袁徽以及几位官学管理人员转回到院子中央。
站在高大的松树下,他想了想,再对袁徽说道:“我们还要创办女学,办几间女校。这就要访求一些女子为师,让更多女童入校来学习。”
汉代女子的社会地位,相对后世较高。女子们学习的内容,除了如何相夫教子之外,也有女红、书画琴艺,还有天文历法、算术、经术,甚至包括胎教。
女子学习成果丰硕的,也有收徒授课的。但教学场所,都是在家中的后宅进行。
像这样公开筹办女校,肯定还没有过先例。好在士颂是后世穿越过来的,可以对此进行一些指导。
两人交流的内容主意是教育内容,以及保障女学生的安全问题。
“女校校址肯定要单独设置,可她们往来女校与住家,仍是令人颇费踌躇。女子出门,尤其是弱小的,是很不方便的。”袁徽试着劝说道。
他的这个疑问抛出来,其他的老师们,纷纷捋着胡须做着认同状。
看着这些以虔诚的心态对待儒家文化的人,士颂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说出“女孩子们自己上下学”,也不能说出“让女孩子排好队,由她们的亲属,甚至可以由士兵全程护送”的话。
这样看起来比较妥当的安排,这些古板、刻板的学究们,是断然不能答应的。
但这个问题,肯定难不住提出这个建议的他。
“这事很简单啊。”士颂随即回道,“安排校车,专门接送!”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