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七年的滇云,玉石市场到处可见,而且十分混乱。
但表面混乱,内里的规则却不少。
像是楚辰脚下的这个玉石市场,每个礼拜二都会举行一场交易会。
谁都可以参与,但都要按照规则行事。
在这里买了原石、卖了石料,都要记录在案,之后用来宣传。
这样,能扩大玉石市场的知名度。
楚辰到的时候,交易会已经开始举行了。
中央一块空地,周胖站满了人。
“又来了!又来了!”
这时,一辆面包车开了过来,司机大嚷道:“海生石料店的货,必有绿!”
车刚停下,就有工作人员上前,搬下一筐筐石料。
旁观的人群顿时涌上来,有拿激光笔的,有拿手电筒的,都在找品色不错的原石。
很快,有人开出绿,价格翻了数倍。
也有人亏了几十万,灰溜溜离去。
楚辰按兵不动,站在人群中,静静看着这一切发生。
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他眉头一皱:“怎么还没来?”
“来了来了!”
这时,又有一辆面包车来了:“是长海石料店的货!”
几框原石落地,却只有寥寥几人上前,还都带着狐疑的目光。
一阵低声的议论传了出来。
“长海这家店最近的运道可不好!”
“是啊,这两个月,都没有什么好料子出现。”
“据说是他们老板换人了,因此,还换了个货源……”
“啧啧,难怪,这一行最忌讳的就是换货源。”
众人都摇头,觉得不行。
然而,楚辰却当即眼前一亮:“上辈子,那个开出千万级别玉种的石料,就是出自长海!”
“而且,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编号应该是27?”
在这种交易会上,石料表面上错乱,但实则各有编号。
一方面是为了不弄乱价钱,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定价。
一般来说,编号越小的石料就越值钱。
很快,楚辰就找到了那块石料,装模作样的把玩了一番,问了价格。
中年人既是司机,也是长海石料店的管事。
听到问价,当即笑眯眯回答:“八万,一口价!”
楚辰当即摇头,左说右说,最终说到了六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