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官!别犹豫了!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炮声越发临近,但无论郝成龙怎么劝,黄百韬就是不听,而是全神贯注似得侧耳倾听着什么?
“长官?……”
“别说话!你们听这是……?”
听什么?此时除了小鬼子的炮声还能听出点儿别的什么来?起初郝成龙并没有在意,但当他专注倾听,顿时一惊。在剧烈的炮炸声中,夹杂着闷响。
“这是……?”
是炮声没错,但却是从后阵传来的。如今他们身处重围,小鬼子恨不得将所有的炮弹都用到他们头上,后阵应该无战事才对,除非……?
“是援军!黄长官!是我们的援军到了!”
“嗯!”与激动异常的郝成龙相比,黄百韬也淡定不在哪里,他长舒一口气对着远方说道:“钧座!我就知道您不会忘了卑职的。……抚民(孙立人字)将军,你这一来可太及时了!”
而后转身说道:“告诉下面的弟兄们,就说我们的援军来了,坚持就是胜利!”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坚持就是胜利!弟兄们杀鬼子啊!”“杀啊!”
先前我军希望渺茫,也能跟鬼子拼死一搏,如今援军抵达,士气更是为之一振。负责进攻的第114师团当即感到阻力增加,进攻受挫。
与此同时,在睢宁城中坐镇指挥的筱冢义男和山田梅二也接到消息。
“启禀两位师团长阁下!支那军已经突破梁集,估计是孙立人部!”
“纳尼?”梁集距离睢宁只有五公里,是南下睢宁的必经之路,先前山田梅二就已经料到围歼黄百韬部不会轻松。在宿迁大胜一场的孙立人绝对会来横插一杠,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所以,他在梁集留了一个大队,现在看来只有一个大队是挡不住孙立人的。
“筱冢阁下!如今围歼黄百韬集团在即,您看……?”
山田梅二第114师团已经全部投入战斗,留在梁集的那个大队也恐怕是凶多吉少,山田梅二手上已经无兵可派,此时筱冢义男的态度就至关重要。
“唔!~”他想了想,反正黄百韬的防御已经被114师团破开,此时投入战斗刚刚好,于是说道:“命令部队立即投入战斗,优先解决掉黄百韬部,至于孙立人那里,我会让战车中队去对付他们的。”
筱冢义男刚刚从陆军部教育系统调入华北方面军出任第十师团师团长一职,但对中国战场形势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如今的战车部队对付一般点儿的国军部队还可以,对上像一〇一军这样的强军,只有送的份。第十师团战车部队就曾在一〇一军和五十九军名下被团灭数次。但好在作为老牌甲种师团,方面军给予特殊照顾,这样的损失很快就被补齐。但这并不意味着筱冢义男可以无度挥霍,所以他在派出战车中队的同时也命令第10步兵联队一道协同作战。一个战车中队一个精锐步兵联队,相信就算不能完全阻挡孙立人部,但拖延几个小时还是没问题的。更何况,此番战车中队所装备的都是八九式中战车。作为第一款国产坦克,筱冢义男对其还是极其看好的。尽管在中国战场上,八九式中战车也时常被击毁,但都是些甲型,而加强正面主装甲,采用柴油发动机的乙型号却是首次投入战场,想来表现必定不俗吧?
八九式中战车乙型确实要比甲型增强了不少,但筱冢义男还是错了,他错误的高估了八九式中战车的实力,也低估我军的反坦克能力。
“军座!您看!”
“嗯?”
当十二辆八九式中战车出现在我军视野里时,孙立人当即冷哼一声。小鬼子的坦克一直是最难对付的,但一〇一军仗着装备优势并不怵它。
“哼!记吃不记打!以为拿些薄皮铁棺材就能吓住我?命令前锋给我冲,尽快与日军接战,先将狗日的重炮优势抵消再说!”
孙立人真正忌惮的是第十师团那二十四门105重炮,尤其是在开阔地势,让这些大杀器敞开了轰,那他哪能受得了?所以,当日军坦克迎头向我军逼近时,我军并没有停下来防御,反而是快速迎了上去,进一步拉近两军距离。日军见状也当即排开架势,只见十二辆坦克在前,周围虽有步兵随行,但与第10联队主力形成一个小角度配合。当我军前锋与日军接触时,鬼子战车分出一半突然横向杀出,将我前锋一个营与主力分割,而后配合第10联队企图将之围歼。
因为前锋接到的是死命令,要迅速与日军纠缠混战,所以冲的太猛,与我主力部队有些脱节,被日军分割之后,使得一时间我主力部队不能有效提供支援,只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但我军毕竟不是泥捏的,日军想要吃掉我前锋营不是那么容易。
一〇一军作为陆维手中的王牌部队,其强大的战斗力已经深入人心,尽管第10步兵联队也是第十师团当家部队,但面对我军一个营,还是有些吃力。正面第10联队无法取得重大突破,可从侧后迂回的战车却在缓慢推进,逐步压缩我军空间。
我军对于日军这些薄皮铁棺材颇为不屑,以前又不是没打过?只要亮出M2大口径重机枪和厄利孔20高炮来,日军坦克战车还不是一打就穿?然而,一出手却尴尬了。
M2勃朗宁重机枪就算配上专用的穿甲弹,打在坦克上也只能叮当作响,最多留下些白印。厄利孔20高炮的穿甲威力是勃朗宁的6-8倍,可在500米处穿透30mm的均质钢板,但对上附加了镍铬合金钢的乙型号,前装甲可达23mm(此时的八九中战乙型号装甲性能较原时空略有加强)。厄利孔20高炮要想发挥效用,必须在非常近的距离才能破开其装甲。而八九式中战车装备的九零式57mm主炮,最远射程5700米,完全可以吊打我军。
一时间,无论是M2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还是厄利孔20高炮,弹药没少打出去,可愣是没有一辆坦克被打趴窝。尽管八九式中战车敞开式直立前装甲有利于垂直受弹,装甲面遭受饱和打击,产生大量金属屑,但没有一发可以穿透。此时人们才惊讶的发现,日军坦克并不是先前“矮穷挫”的九四豆战,而是实打实的大家伙--最新型的八九式中战乙型号。
不仅仅是前锋营遭遇尴尬,孙立人这里也极为惊讶。八九式中战车的防护性能着实令人侧目,几乎对我军现有的反坦克武器全部免疫。又因我军目前缺乏大口径山野炮,使得这个最大时速不过25公里的笨重家伙,得以在战场上逞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无敌的,清醒过来的孙立人立即命令道:
“给我打它的履带,我就不信小鬼子的坦克没有一丝弱点。再命令重迫击炮部队,给我三个一组,对日军坦克实施密集轰炸,我炸不死它也震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