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儿,是很识大体的了。”
“要是我,我都不在这儿,从小没有得到父亲半分的疼爱,老人离世了,女儿还能这么懂事的,不多。”
“小笙啊,不要在外面跪着,这里地面硬,进去跪着吧。”
“小笙,我们是你的叔叔辈的,我们其实都知道的,当年你和你妈妈真的受了不少的苦头,要没有你妈妈,根本就没有舒家这满门的荣耀。”
“快进来,孩子。”
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舒老爷子活着时候的老邻居世交,都心疼的劝慰舒琴笙。
舒琴笙又何尝不想进去?
可面对舒家三个侄子,她实在不想再闹下去。
她恭恭敬敬的朝着一些长辈磕头之后,便说到:“没事的,我在这里也是一样的。你们先进去吧,我哥哥嫂子都在里面,他们会接待你们的。”
没人劝得动舒琴笙。
她依然跪在外面。
而且,前来吊唁的人,也不全都是一些心肠软的。
有的人,天生不嫌事儿多。
尤其是当年和舒老太太关系好的那些名门淑媛。
即便她们现在已经八 九十岁的老太太了,有些人依然高高在上。
其中一个前来吊唁的年逾八十的老太太看舒琴笙就无比不顺眼。
“这不是那个三儿生的女儿吗?父亲活着的时候,不知道尽孝,还一天到晚的想当大小姐,父亲现在死了,倒是学会了在外面这样大庭广众下守孝了?
你这是守孝呢?
还是做给外人看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