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府距离万州不下千里,但是较之入蜀的金牛道,不知轻松了多少。
无俦来到万州,一为修刀,二为顺江东行。
一路上景色秀美,民生殷实,倒是大大出乎无俦的意料。
谁能想到偏安一隅的蜀国,恰恰真正地实现了与民休息,国泰民安。
蜀主孟昶虽然贪图享乐,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与民无犯。
蜀地的百姓只要完成了纳税,则不用在担忧什么其他的威胁,相比于大周、南唐朝不保夕的频繁战乱,绝对算得上是乱世的净土。
无俦向往和平,见惯了风餐露宿,饱受了颠沛流离,厌烦了生离死别。
只有经历过战争之苦的人,才懂得和平的珍贵。
玉凝儿与清月也是一样,何况她们还是女人!
男人有可能通过战功,突破固化的阶层,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华丽的转变。
但是女人,几乎无一例外,只能成为战争的受害者。
玉凝儿喜欢蜀地,只因这儿好吃、好玩、好看,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
清月更喜欢蜀地,非是单单因为这些物质,乃是更加享受这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清静。
让玉凝儿待在蜀地一两月尚可,若是时间长了,玩得腻了,自然是关不住她这只‘野性’极强的鸟儿。
但是清月可以,只要有无俦相伴即可,哪怕就这么平平淡淡地一辈子足矣!
三人且行且游,过上了几日轻松安乐的日子。
虽然玉凝儿与无俦表现得极为亲密,但是在无俦贴心地‘弥补’下,清月心情还算不错。
无俦应当是继承了先辈的优良传统,对于平衡之术运用得淋漓尽致。
玉凝儿与清月心中或多或少会有芥蒂,但大面上总能过得去,甚至在关键的时刻二人还能相互帮扶,不可不谓之奇迹。
三人到达万州境地后,通过与一商贩交流,得知了白鹭派的具体位置。
倒不是商贩神通广大,只是白鹭派在万州之地名气太盛,已达到妇孺皆知的境界。
商贩三言两语,便将前路指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白鹭派东临磨刀溪,西依黄荆坝,北靠泛舟山,南抵狐儿丘,方圆十里,尽为其地。
白鹭派居于河溪、平坝、高山、丘陵之间的狭长的一块平原。
无俦等人绕过黄荆坝,顿时望见一座座奢华的房屋,鳞次栉比地排列着。
房屋之后乃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生机盎然,直席泛舟山山麓。
“好阔绰!依那小贩之言,这里所有的房屋和稻田应该都是白鹭派的。”
无俦不由叹为观止,大赞奇妙。
“这儿的景色太美了!我要是有这么多地和房,就每天喂喂鸡,养养牛,什么地方都不去了!”
玉凝儿伸伸腰,打趣道。
“你要是有这么多的地和房,你就是大地主了,到时候一定瞧不上我这穷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