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里好整洁啊。”我干巴巴地夸赞林老师。
“谢谢。”他干巴巴地回。
我站起身,拉了下筋,打算再换个角度调查:“对了,那个邪祟不是喜欢跟着你吗,它现在在哪儿?”
林老师犹豫了一下,说:“其实,从餐馆出来以后,它就没跟着我了——那不是你干的吗”
“啊?”我很惊讶。
邪祟不会像人类那样思考,也没有情感。
它们不至于看到两张无害的安神符,就被吓得屁滚尿流。
是什么让附鬼主动放弃了猎物?
莫非,这个邪祟有社交恐惧症,人一多它就犯怵?
还是说……它其实是躲起来了?
这时,我听到雀儿说:“找到了。”
找到了?找到什么了?
我第一反应,就是他找到了附鬼一开始附身的物件,当下就冲到卧室。
只见雀儿两手捧着一只非常精致的盒子。盒子是用红木做的,包浆很厚,看起来不像作假;盒盖上阴雕着一条狗,狗嘴里衔着一颗鬼头;盒身上则雕满了鬼怪,其数之多,颇有百鬼夜行的架势。
“这是‘犬奉’!”我不由地惊呼。
所谓“犬奉”,是一种陪葬品。仆人们将墓主的爱犬埋到土里,只留脑袋在外面,再将一碗肉摆到它面前,维持一个它正好够不到的距离。
这样保持三天,在狗饿到不行的时候,切下它的头颅,并将血洒在盒子上。这样,狗的怨念就会形成邪祟,守护盒中的东西。
可是,犬奉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要么,林老师是个古董爱好者;要么,这个盒子是附鬼的载体。
第二个可能性更大。毕竟,这东西可不是什么吉利玩意儿,一般爱好者不会收藏。就算要收藏犬奉,也会好好地把守护的“犬”给送走,中招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