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朱安的交代,以及亲自看到了青山里简陋的工艺生产流程。
卫弘总算是了解了事情的大概面貌。
他们从山林中砍伐下林木,进行简单的粗加工之后,大部分卖给了成都来的木材商人,小部分则是由村里手艺精湛的木匠加工成农具,售卖给附近的村民。
问及粗木售卖给成都木材商人的价格,卫弘简直是气得就要仰天大骂!
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卖给成都商人的木材价格,居然仅仅等同于粮价!
十年树木,尤其是品质上乘的柘木,需要数十年的光阴才能长成可用的良材,能够用数之不尽的用途,在任何地方都是供不应求的走俏货。
但就是这样可遇不可求的良材,在木材商人手中,仅仅只能换取等重的粮食。
得知到这一点的卫弘,岂能不生气。
卫弘想了想,最先打了招呼:“日后,青山里砍伐的木材,就不要卖给那些黑心的商贾!”
青山里的里正朱富,早已经在自家儿子惶恐脸色上发现了端倪,不用多说,人老成精的朱富便明白,这位看上去年龄不大的小郎君,对自家从事的盗木买卖,有着绝对的生杀大权。
但卫弘言语中的“日后”,倒是让朱富心头吊起的紧张情绪平复下来,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往上爬道:“这是自然,小老儿代青山里一百六十一户人家谢过小将军法外开恩,日后青山里一定唯小将军马首是瞻!”
这话倒是提醒了卫弘,他没有以权压人的心思,本来想采取官方采买的形式与青山里合作,但看这里正的恭敬姿态,卫弘想未必不能更进一步,采取全面官方买办的方式。
卫弘思虑着,右手习惯性的敲击在木桌上,片刻后才开口说道:“这样吧,青山里民众悉数加入山民户籍,日后也不用担上盗木的罪名,手艺娴熟的工匠暂且按照军中士卒的规格供给米粮,如何?”
卫弘这番话实在给朱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儿子成为临邛曲的屯将,不过是带着一里民众盗木贩卖,免于饥饿而已。
但眼前这小郎君却许诺给他们一个安稳富贵的前程,听上去怎能不激动呢?
于是,朱富试探着问道:“小将军需要小老儿青山里一干人等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