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随帝王,有什么样的帝王,就有什么样的龙。
比如明太祖为开国之君,其子朱老四虽无开创之功,但他对明政权的巩固也起了关键作用。
至于朱老四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也是个成功的守成之主,对于朝政采取了许多补偏救弊的措施。
在这几个帝王治下,其瓷器与玉器上的龙都雄健有力,气势磅礴。
至于明中晚期的龙,就变得温驯许多,发展到后来。
甚至隐隐有柔媚之态,比如香草龙、翼龙等。
这种龙就算在海水云天间飞舞,也反应不出呼风唤雨的神力,倒像是在花间漫步,池中嬉戏。
到了清朝也是如此,清早期几个帝王时期的龙颇具威势。
到了乾隆晚期,国家被这位奢侈至极的帝王霍霍得差不多了。
他爷爷爸爸攒下的家底也越来越薄的时候,整个王朝开始走下坡路,龙的气势也就没了。
只空余躯壳,却无龙的威严神韵。
这种细微差别,对于边一林这种见多识广的鉴定师来说,并不难识别。
此时他已经基本能判断得出,这个蓝田玉杯应该是明早期出来的。
罪己诏和唐卡的事已经有了答案,众人兴奋过后,便有不少人把注意力放到了边一林这边。
他们也期待着有人能揭开这个杯子的秘密,为什么葛宏会这么在意它?总得有点原因吧!
至于它的材质,已经得到了好几位专家的确认,就是蓝田玉。
那么,如果说这杯子价值很高,那它的背后,一定有故事。
如果这件东西是历史上的名人用过的,还是许多人都认可,或佩服或喜爱的,那么,它的价值高到一个老板都赔不起,也不算离谱。
边一林脑子快速运转,想到了这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