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吴王府上好些。
“陛下,臣以为不妥。”房玄龄说道。
“为何?”李世民有些不解,为什么吴王做得,朕却做不得?
房玄龄说道:“不合制也。”
“唉,罢了。”李世民叹了口气,天子也不是什么都可以畅所欲为的。
沉默良久,李世民突然道:“玄龄,你看太子如何?”
近来亲自教导李承乾,李世民顿觉自己的施政理念与李承乾颇为不同,甚至处在对立的两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教导好太子。
“太子聪颖,礼贤下士,能决于事,堪当大任。”房玄龄正色回答道。
太子李承乾至今还是贤明太子的典范,对待大臣礼遇,对待君父恭敬,对待百姓仁慈,对待兄弟友爱。
乃是贤明太子的绝佳模板。
李世民摇了摇头,沉吟片刻说道:“朕观太子,不甚类朕。”
不类朕,乃是皇帝对太子最为不满的意见。
倘若有具体的问题,多多少少都可以改正,即便不能改正,总不能因为太子优缺点就废太子吧?
世上哪有如此荒唐的道理,天下有缺点的人不计其数,身居高位者更是难以胜数,对太子如此吹毛求疵,实在不可理喻。
但是,不类天子,却是太子被非的千兆。
天子每每想起太子,都会与自己做起对比,而每次的答案都是不类,天子难免会对太子心生不满,乃至心生厌恶,久而久之,太子被非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
想到这样危险的后果,房玄龄眉毛一挑,心底暗惊,却没有表达出来,而是问道:“太子殿下不英武吗?”
李世民答道:“英武善战,学兵法于李靖,一日千里。”
李承乾显然继承了李家能征善战的良好基因,在兵法上几乎是一点就通,李靖刚刚提出一个观点,马上就能举一反三。
房玄龄又问:“太子殿下不仁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