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有过无功,被罢官后一直赋闲在家。
卢植得知老友蔡邕观许昌劫煞之阵悟出浩然正气后,总算找到了一条路来对抗张角邪术。
卢植在家重新整理所得,观古修今,对文道之事有所精进。
待蔡邕讲经,卢植一举悟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明白一得一失,发现万师皆有定数。
卢植突破为大儒后,孝帝刘宏将他重新启用,拜为太学院博士,与蔡邕一起教导学子。
至于郑玄突破为大儒后,就返回了青州。郑儒以夫子为表率,立志教学,那怕突破为大儒后,也不受刘宏之官,继续将自身所学传播于青州子弟。
孝帝刘宏,此来就是为了解决太学院经费问题。
坐定后,刘宏说:太学学子,成就儒士境,当出仁。一者,可入银元司,掌控一地的存贷事宜;二者,可至各县城开办官学,教育子弟;三者,可入边军或泰古秘境,以诛杀外族,为国守门。
听了这三条出仁之路,蔡邕还没有说话,卢植已是怒气勃发。
卢植说道:太学培养的生员都是国之栋梁,可为国镇守一方,岂可为商贾、私塾先生、从边军事。
刘宏听了,脸色微变。
潘烈则哈哈笑道,卢子干此言大善,请问如今学子,可为郡守者几人,可为县令者几人。
卢植问道:阁下何人。
潘烈笑道:神农传人潘烈,潘玄明。
卢植大笑道:原来是神农教妖道,国之大事,你有何资格在此放肆。
潘烈冷笑一声,土系法力运转,无尽的威压向着卢植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