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宗室府,大汉国财院院主刘普发起,宗正刘政主持,邀请大汉刑法院副院主刘宠,幽州牧刘虞之子刘和(侍郎)、益州牧之子刘范(大将将军府文吏)等人一起议事。
若大王在,这种宗室议事是不能举行的,篡联可是大罪。如今先帝逝去,新帝未登基,如何安葬追封先帝,如何安排新帝登基事宜,则成了宗室的事务。
所以宗正刘政召集大家,并不显得突兀。
第一个议事,就是如何安排孝帝刘宏的封号,一番商议,决定以灵字追封。刘宏执政时期,灵气复苏,追字以灵,行事荒唐,也可追字以灵。
这事,没人反对,就这么拍板定下了。
将刘宏葬在何处,以及陪葬物的安排,这事让刘政有些犯难。
按照祖制,应葬于邙山墓穴,但因为刘宏不过三十岁,突然病倒,来不及修建大型墓室。其二,邙上如今布满凶兽,非安宁之地。
汉人有厚葬之风,陪葬物多为金银珠宝,但如今这些财物基本上已经兑换成农元。
陪葬物只是小事,从银元司兑换一些纯金出来即可。
刘宠建言,兽潮、虫潮不是短时间能消灭的,这些年灾祸恐越来越多,为避免安息之地不会打扰,在洛阳近郊划一片山地为王室禁地做为皇室祖地,以后由宗室弟子守墓,凡有功于社稷的宗亲都葬于此。
这事涉及到众人身后事,众人一番商讨,没有好的注意,只好先行如此。
这事确定后,就有宗室和奉常官一起去执行就好。
确定完刘宏身后事,刘政开始谈论新帝登基的事情,这事原本不由宗室商定,都是由先帝指定,如今情况特殊,宗室不得不讨论此事。
即使刘辩为正统,但刘协有实力强大的董卓支持,这事很难办。
原本洛阳刘辩有神农教潘烈支持,但现在潘烈带着神农教准备撤走,朝廷拿什么力量来对抗董卓。
何进、徐荣、袁绍率领大汉最精锐的士兵都败了,把希望寄托在皇甫嵩身上吗?或者寄托在太学院那群儒生身上吗?
刘宠觉得,这大汉的天下,还是得建设直属皇家的高级战队,不然不足以震慑江湖四海。
听刘宠这样说,刘政记起一事,先帝刘宏在位时曾训练过一支秘密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