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刘宏允许,一个太监真的敢诬陷大汉亲王。
刘宏与刘擎有杀父之仇,若让他登基为帝,岂不会报复过来。
如今刘宏已死,刘擎复仇的对象就是何皇后和王子刘辩。
只有十岁的刘辩,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见到母亲昏倒,高喊:“母后,母后!”
潘烈早知道宗室谋划,但没有想到因为洛阳王宫化为废墟则直接提前了。
潘烈言道:“贫道乃方外之人,朝廷上的事情,尔等自决即可。”
刘政听后,心中大喜。他们最怕的就是神农教潘烈干涉,与潘烈确定后,众宗室终于松了一口气。
蔡邕大声怒斥道:“先帝尸骨未寒,尔等怎可做出如此欺君之事,老夫羞于尔等为伍。”
刘政言道:“蔡夫子,恒帝传位之事,你最为清楚不过,如今还位于正统,此乃国之盛事。凡愿意遵从渤海王刘擎为帝者,随吾等一起前往渤海迎驾。”
刘宏登基,不过是十八年的往事,很多大臣都知道。
刘宏登基后,重用宦官、外戚,卖官蔽爵,弄得民不聊生,于是才有了黄巾之乱,而后天降横祸,有虫灾、受灾降世,如今洛阳都被毁掉了,可见天怒人怨。
其后代,刘辩愚纳,何皇后听政,必容不得党人临朝;另外一子刘辩,为西凉军挟持,关东士人羞与西凉匹夫为政。
若离开洛阳,至冀州信都,逃避兽潮之乱,迎新帝,实现士大夫与王族共治天下,岂不乐载。
袁槐、袁逢一表态,众多官员纷纷表示愿意去信都迎接新帝。
大司农杨赐则请辞,他年纪大了,不远东出。
弘农杨氏,家在弘农,杨赐、杨彪不远北上,刘政等人都能理解。
见尘埃落定,潘烈言道:“先帝刘宏曾言,愿意以一子入我神农教。如今刘协得了浩命和玉玺,当继承先帝遗旨。本道愿遵从诺言,刘辩,可愿拜我为师?”
刘政、刘宠、袁槐、袁逢等大臣心中大惊,这潘烈是真的遵从约定保刘辩一生平安,还是要支持刘辩争夺天下。
此时,何皇后刚好苏醒,当即要刘辩拜潘烈为师。
在何皇后眼里,神农教是她们家最后一根稻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