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从小有大志,立志做一名将军,而他的天赋也非常好,灵气复苏后,很快觉醒了异能。
太史慈的异能为飞臂,他的双臂本就异于常人,故他善射,善使大戟,觉醒之后双臂的力量、出手速度比以前提升3倍,这让他的战力提升十倍不止。
太史慈未觉醒前,武安国是青州第一高手。
太史慈觉醒后,可轻松击败武安国。
就是因为这份武勇,讨董之战,孔融想起了太史慈的武勇,任命太史慈为亲卫统领,护佑他的安全。
太史慈讨伐董卓,是大义,但儒生孔融,并不是他愿意效力的明主。
太史慈更想做一名大将,冲锋陷阵,建功立业,而不是一位高级保镖。
太史慈天赋异凛,在加入孔融军后,从武安国统领军势中学会了铁血战煞的运用。
这或许也与他是觉醒者有关,他自认统领二千战兵,担任校尉一级没有问题。
校尉一级,官位等同于一郡太守,他从一介白丁成为校尉,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想好了?”武安国问道。
太史慈道:“青州无战事,待在青州也不过空耗岁月。我愿学冠军侯,出征塞外。”
武安国大声称赞,若不是他年纪大了,家室都在北海,他也想去闯一闯。
太史慈道:以后家母,还需兄长照顾。
武安国让他放心,必不会让母亲受到半点欺侮。
盟军大营中,于禁手拿大汉将帅院诏书来回走动,心中难以下决定。
四年前,于禁还是一个农夫。
黄巾军起义时,泰山郡豪强鲍信相应号召,募集壮士讨伐黄巾贼。就在那是,苟活在乡间的于禁加入讨伐黄巾贼军。
鲍信讨贼有功,攀上了曹操这条线后用金钱开路,被朝廷封为济阴相。在讨贼过程中,于禁冲锋在前,立下众多功劳,也不过被多赏赐一些财物。
鲍信为济阴相,其弟弟鲍忠为都尉,掌管着县里军队力量,于禁在他手下充当一个小小军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