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王朝和刘擎王朝迟早有一战,象陶谦这种朝中无人的武人,只能轮回炮灰。
陶谦没有多少野心,杨彪一番劝说后,就选择加入刘辩王朝的内阁。
至于孔融,他并没有选择加入刘辩王朝。在他眼里,无论刘辩王朝、刘擎王朝,还是刘协王朝都来位不正,非正统。
孔融只想做好他的青州刺史,管理好北海郡,践行儒家君子治国的理念。
孔融至杨彪大营,就是单纯的叙旧。
一番酒宴,孔融返回大营的时候,才知袁绍、袁术、曹操等人率军离去。
孔融一下就明白,好个杨彪,如此设计于我。
孔融回到营地,武安国过来汇报,言太史慈等人已离去。
太史慈一介武夫,走了就走了。孔融也不在意,让武安国整顿军备,返回青州北海。
汉中军一战灭半兽人军团十万大军,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此战之后,半兽人军团主动退却。长安天子刘协,西凉王董卓对外宣称半兽人乃羌族余孽,西凉军将全力讨伐。
刘协妥协后,大汉何皇后发布诏书,言讨伐半兽人军团取得胜利,犒赏三军,封杨彪、黄宛、陶谦为关内候,转任内阁大博士;封左灵、李儒为内阁博士;
封乐进、孙坚为上将,关内候。乐进转任并州总兵,驻守朔方城,对抗匈奴联军;孙坚转任司州总兵,护卫京畿。
封魏延、文聘、黄盖、于禁为中将,亭候,魏延转任雁城督军;文聘转任为河内城督军;黄盖转任宛城督军,于禁转任西河澄城督军
封程普、韩当、祖茂、孙策、太史慈、张辽等人为校尉。其中程普、韩当、祖茂在孙坚帐下听令;孙策、太史慈至三门峡水师听用,张辽在乐进麾下听用。
此外汉中张英、宛城秦宜禄、雁门张鸿、太原张扬皆有封赏。
留在汉中的刘备比较尴尬,刘辩王朝并没有赦封他,宣召太监口谕,让他入王都叙职。
汉中,刘备接到天子口谕后,知道是时候做出选择了。是与宗室刘政他们一道,支持新帝刘擎,还是入安邑为官?
或者返回交州?但无论刘擎,还是刘辩,都没有委任他为交州刺史,难道做叛王,割据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