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几日,已有上百户百姓因此遇难,断金城的城主府也被摧残的不成模样。
要不是怕驳了伏祖龙王的颜面,武鸿运就会命令陈曜前去剿匪。
没想到伏龙城的这群家伙白吃干饭,成日拖延,再让那群匪徒成长下去,必然会成为边疆大患。
六个时辰是武鸿运下的死命令,哪怕是烛心将军,没能准时完成任务,照样得挨军法。
这么做,或许会让武将们心生怨恨,但武鸿运估计也都是那些老资历们不愿意吃苦受累。有点根性的新晋将领,就指着剿匪立功了!
在快到临近期限时,直属禁军便出现在城外,烛心将军连忙回城复命,武鸿运便下令让他们进城休整。
事后,烛心低声下气地说道:“天武公,我等剿匪不力,拖延至今是我的罪过,请您切勿与兄弟们计较太多。”
“烛心兄,你是前辈,这是说的哪里话,六个时辰剿灭三千匪徒不是简单事,你能办到实属不易,何谈罪过呢。”武鸿运柔声道。
“您不是说……”
“好了。”
武鸿运打断烛心的言语,拉着他坐下,浅笑道:“你跟着王尊兢兢业业数百年,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我之所以下严令不是为了针对你,而是针对某些老顽固。他们居功自傲,为了一己私利不顾百姓,纵容匪徒横行,虽说你监管不力,但总不能时时刻刻把眼睛都放在他们身上,对吧?”
“末将明白。”
烛心微微抬起头,目光闪烁,心中同时在哀叹和庆幸。
如果,动用军法,那么自己这位禁军统领大将绝对逃不过责罚,而天武公却给了机会赎罪,还给了一个台阶。
能有这种待遇,只能庆幸。
哀叹,叹的是自诩不如。
目送烛心离开,武鸿运便开始办正事。
剿匪期间有不少新人表现上佳,但都是些校尉或者步卒,武鸿运挑选了几名升为副将,并派往其他城池历练。
聚在伏龙城,哪怕靠近伏祖龙王,也没什么大出息,在外面占据一席之地才能晋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