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没人管,这些衣服到时候都会被虫子给滚了,还不如拿回去能穿的都分分呢,好歹也赶了个时髦不是?
至于说嫌弃旧衣服,可别了吧。
很多人三五年的都不一定能有新衣服穿呢,穿别人的衣服怎么啦?一个线头没开一个补丁没有颜色鲜艳漂亮,比新衣服还洋气嘞,才没人嫌弃呢。
等到出发那一天,余娇娇发现,可能是开学日期比较接近的缘故,大家都选择了提前走,好家伙,乌央乌央的一堆人,差不多都是准备去上大学的。
有的人可能是知青,拿的东西少,更多的人呢,是拿了好几个编织袋还有床单包的大包袱。
除了两三个人,大部分都有人送。
我的妈。
那个哭的惨的哦,知道的是去上大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生离死别呢。
也有人是拖家带口的,不过拖家带口的人挺少的。
加上余娇娇一家子,也就三家。
而且谁是去上学谁是去陪读一眼都能看出来。
也是有趣了。
有一个看着斯文有礼还戴着眼镜,穿的也不错,看样子是知青的男人,自己大包小包的又背又托又拽的,边上跟着的可能是他的妻子,妻子抱着一个七八个月的孩子。
但看妻子羞怯的神情和土气的穿着黝黑的面容,一看就是正经村姑。
这位知青去上学居然还带着媳妇儿孩子,而不是像很多知青一样,直接把对象和孩子抛弃。
讲道理,不管这人上的什么学吧,这人品是真的不错。
另一个家庭呢,一眼能看出来女的是农村人,男的是下乡的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