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纪拒绝道。
“说得好像陛下不做鲁班事就能在文官那里得个好名一样;我不这样做,他们就能说我们外戚好话一样。”
张贵回道。
张国纪坐了回去:“反正我不答应!”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
张贵也就继续念起了《皂罗袍》。
只是在一念到“赏心乐事”,且看见张国纪又回头时,他就又住了嘴,没再念下去,且说道:“哎!这一段曲子的唱词,真要是让府里的戏子们试着唱唱,真不知道是多么绝妙的听觉盛宴。”
痴迷戏剧的张国纪听张贵又念出“良辰美景奈何天”时,心里就已经跟猫抓似的,如今听张贵说如果让人唱唱,更加犯戏瘾。
再加上,他想到刚才张贵说的皇帝和外戚无论做什么,其实在时下以抨击皇帝皇亲权贵为乐的文官眼里,都讨不了好之类的话,的确也有道理,便妥协了下来,说:“好,好,我答应你!”
于是,张国纪在回书房后,就照着张贵的要求写好了奏本,换上官服,出了府,去通政司递了本。
按照大明制度,通政司在收到百官奏本,会先由内阁票拟,然后再由司礼监禀告给皇帝,按照皇帝谕示批红。
不久前才代替方从哲成为内阁首辅的叶向高,此时正翻阅着张国纪呈递上来的奏本。
叶向高看着奏本,渐渐地拧起眉来,心道:“这个张国丈和其子张国舅竟也用这些奇技淫巧来谄媚君上!”
说着,叶向高就把笔一搁,眸露不悦之色:“这些外戚,我看也没必要留在京师,省得一个个只知讨好天子,完全不顾君王圣德,将来说不定还会依仗着皇亲的身份,祸害起朝纲来。”
于是,叶向高便决定,对张国纪的奏本,票拟上斥责张国纪和张贵,乃至勒令张国纪带张贵回原籍闭门读书,不得擅自出府欺压百姓的旨意。
叶向高的票拟很快就随着张国纪的奏本一起先到了司礼监掌印王安这里。
时下王安才是内廷第一太监,魏忠贤还没代替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