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
翰林缪昌期问道。
杨涟道:“国舅爷这个祸害,先是祸害了我大明礼制,如今又祸害得我文官中出现了袁礼卿这种为个人功业而不惜视我士大夫为贼的奸臣!没有他袁礼卿这样的奸臣,在制策司蛊惑圣上,怎有赵彦这样的酷吏出现在江南,陛下又怎会让西厂下江南收税这样的圣旨出现,圣旨上又怎会冠冕堂皇的拿太祖本就不欲让外朝官主收税的祖制来赋予西厂收税于天下的权力!”
“没错!我大明现在第一奸臣就是他袁礼卿!当诛!”
申用懋道。
杨涟道:“吾欲参他!参他袁礼卿大奸似忠、狡诈机巧、骄纵傲慢、阴险残忍、勾结外戚为朋党!”
缪昌期道:“公若欲参,那请由下官来拟,一起领罪!”
杨涟因此向缪昌期拱手。
申用懋见此大喜:“公是顾命大臣,由公上疏参他袁礼卿,必能使天子震动!”
接下来,缪昌期果然替杨涟拟好了参劾袁可立的奏本,列举了袁可立的二十多条大罪,而杨涟也很快签名盖印递到了通政司。
京城的大部分文官因对张贵、赵彦在江南的行为不满,而开始向将矛头对准袁可立,对袁可立发难的同时,在东林书院的顾起元等致仕文官与江南士绅们则在东林书院也发泄着对新政的不满。
“奸臣当道,酷吏横行!不知何时,天下才能风清气正!”
顾起元此时就感叹了一句。
“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我东林士人不能因此丧气!”
一东林士人此时说道。
其他东林人因此纷纷点头。
“诸位,西边有人!他们在打地基,他们这是要盖房子,他们这是要建书院!匾额上写的是西林书院!”
但这时,一东林士子急忙指着西边喊了起来。
顾起元听后大怒:“谁这么嚣张,敢在我东林书院旁建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