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王张玉
东平王朱能
宁国公王真
荣国公姚广孝原本也是配享太庙,后来被老道士嘉靖踢出去了,安排在大兴隆寺。
嘉靖十年诚意伯刘基入太庙,朱翊钧认为他不够格,正准备把刘基踢出太庙。
营国公郭英,嘉靖十六年配享太庙。
现在配享太庙二十八人,只有刘基一个文人,其他都是武将。
大明入祀孔庙有两人。
理学大家,河东学派创始人薛瑄。
圣道南宗,陈献章。
太庙和孔庙里的人太少,阳明先生王守仁都没去进孔庙,这选拔太严格了。
朱翊钧脑子里没想评书的事,而是在想太庙的事,要是把刘基刘伯温踢出太庙,放出诱饵,再给张居正一些希望,去世以后可以配享太庙,永远可以得到祭祀,吃到太庙里的冷猪肉,他猜想,张居正肯定会咬钩,大明开国这么多年,才有二十几人可以配享太庙,这可比太子太师、上柱国这些头衔有诱惑力。
嘉靖老道士可以搞大礼议,朱翊钧就可以搞大议功,比一比谁对大明立功多。
没事再把懿文太子、建文帝、景泰帝这些庙谥议一议,反正就给这些官员找事干,他们吵他们的,朱翊钧稳坐钓鱼台。
折腾他们,总比这些官员没事折腾朱翊钧强。
从茶楼出来,街上突然出现几个要饭的,听他们口音,不像京城的口音。
朱翊钧掏出几个金豆子,扔给这几个叫花子。
“谢谢公子,家乡遭了灾,俺们逃到这里。”
听他们口音有些像山西的,这些叫花子有男有女,穿的也破破烂烂,朱翊钧好奇问:
“你们从什么地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