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就这么定了,侯于赵出任辽东巡抚,挂都察院佥都御史衔。
“朕有感管仲鲍叔牙之谊,此人曾任户部员外郎,还是海瑞你的好友,现朝廷用人之际,海瑞怎不见你效法古人?”
万历皇帝就差点名,其实他看好王用汲,历史上海瑞在南京去世,他凑了一笔钱为海瑞办了丧事,把海瑞的遗体运回琼山安葬,这样的朋友不可多得,而且从这事上看,王用汲这人有自己的坚守,让他担任山西巡抚,要比其他人强。
“陛下可是说王用汲?”海瑞出班回问。
“是呀,此人可用吗?”
“可!”海瑞斩钉截铁回道。
万历皇帝还要发扬一下民主:“诸位臣工认为何如?”
礼部尚书曾省吾,低着头心想,你们两个人一唱一和,我们再举荐也是被你这皇帝否决,还举荐什么?
吏部尚书王国光这时找补:“臣也认为王用汲适合补山西巡抚。”
“臣也认为合适。”严清这时也出班道。
“准!”
这样山西巡抚由王用汲担任,挂佥都御史衔。
张居正、张四维的楚党、晋党都没说话,这时布政使、按察使就分给他们。
万历皇帝管不了这么多,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各地巡抚、总督尽量用稳妥的人,还有各地总兵用合适的人,这样就不错了。
布政使、按察使、知府这些由他们分,有时候权力就是这样,所有人事任命都由皇帝掌控,那么大臣就会有所不满,如果皇帝掌握一部分,大臣掌握一部分,那么互相还能拉扯。
万历皇帝的廷议,范围在内阁、六部、都察院范围内,人一多吵的闹哄哄,什么事都办不成。
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万历皇帝盖印诏令,六科給事中签署,这些程序就走完,敕谕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