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张学颜,任礼部尚书。
内阁辅臣申时行任吏部尚书,属理吏部事。
杨魏任兵部尚书。
工部尚书、刑部尚书不变。
召赋闲在家王锡爵为吏部左侍郎。
召杨兆为户部左侍郎。
升沈鲤为礼部左侍郎。
翌日再次廷议,万历皇帝下旨:“召回因得罪张居正被罢黜官员,进京铨选任用。”
看似轰轰烈烈的逼宫事件,就这样被万历皇帝摆平,同时整个大明官场都清楚,清算早晚要轮到张居正,现在把因为得罪张居正被罢黜的官员召回,就是为清算张居正预热。
万历皇帝这这波操作,用意非常明显,设立政治标杆,否认张居正、潘晟、方逢时等人。
第二:缓和官员和皇帝矛盾,这场逼宫事件认定张居正及党羽,其他人没罪,杨魏、杨兆都是北方人,重用北方系信号。
张四维、王国光都是北方系,他们都是山西出身,让王国光进内阁,就是提前保张四维接任内阁首辅,确保北方军事安定。
杨魏、杨兆同样也是北方人,他们二人又是万历皇帝提拔的,用来平衡朝政。
同时为了平衡张四维、王国光等人,提拔王锡爵、舒化等江南人,不至于让北方人一家独大。
万历皇帝释放出来的信号,表明只针对张居正党羽及,表现出赏罚公正之心,绝非任用私人。
万历皇帝打政治牌,就是反张居正,此后反张居正,会成为最近两年的政治正确。
这在政治上,有迎合群臣的意思,可以使得人心安定,张居正及党羽下去一个,其他政党可以趁机吞并,这样的核心人设,可是使朝局平稳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