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它的生意,我石小凡不会再拉着赵祯入伙了。比如,那些合法的生意来源。
朝廷很快在京城开了六处炭场,按照百姓人头,一口人免费得到一石石炭。
一石,大约一百斤左右的样子。这对于百姓来说,无不对天子是歌功颂德。
朝臣们很快也知道了官家私开石炭矿的事,可无一人敢跳出来扎刺。
今日是个分赃的日子,石小凡把薛昆找来了。
“老薛,西山琉璃场分红,这是最近俩月的利润。”石小凡给了他一摞交子。
没错,是一摞。
薛昆着实吃了一惊,自从他把三万贯钱投进去以后,就没有再管过。
没想到石小凡这家伙竟然赚了这么多。
“石兄,是不是多了点?”薛昆惊讶的拿着这一大堆交子币。
石小凡微微一笑:“你是不知道京城那些有钱的大户,他们家家户户都以门窗安上玻璃为荣。这年头,谁家的窗户还是纸糊的,都觉得丢不起这人。”
这倒是真的,单单是那些朝中腰缠万贯的官员们,还有那些富商大贾,哪一个不是争先恐后的去西山疯狂订购这些玻璃。
谁家的门窗要是换成了玻璃,那就是一份荣耀。
玻璃也成了东京城富贵人家的象征。
“那好吧,这钱我就收着了。”薛昆数也没数,就那一摞交子揣进了怀中。
“老薛,我最近想投资织布行业,你看如何?”石小凡又问他。
薛昆一愣:“织布?”他猛地想起自己的前妻,陈飞燕跟着那织布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