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类型片的市场,一直都是畸形的,这跟国内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资本都是逐利的,看到喜剧爆火,资本就会前扑后拥。
而相反,像冷门的科幻、悬疑以及与神话史诗,资本都会谨慎的对待。
这就是娱乐圈的生存法则,在高科技被欧美引领的时代里,很多国产类型片都没有足够的发展土壤。
不光现阶段,就连后世有影响力的类型片,偶尔也只是昙花一现。
就拿《流浪地球》来说,人们都以为那是国产科幻的开端,可局面没打开,没有足够的影响力,谁也预料不到这到底是不是国产科幻的巅峰。
畸形的电影市场和畸形的电影产出,使得资本更迷信以小博大的投资回报,使得国产类型片的占比也一直处于畸形状态。
这方面的市场其实不是没有,只是一直被好莱坞牢牢霸占。
徐声知道这会很难,但也总要有人去做,从他决心进军国际市场的时候,就决定这是思湘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可计划是一方面,落到实处之后,往往还是在作品上的打磨。
但想要在类型片上下功夫,却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能够做到的。
但看着工作室和电影部门收罗来的作品列表,徐声还是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悬疑类还好,大多都是耳熟能详的,《杀不死》、《暗黑者》之类,在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作为悬疑编导的徐声再清楚不过。
最为让徐声惊艳的,还是科幻这一个类型。
科幻电影,必须要有一定的逻辑支撑,或者像《黑客帝国》一样基于电脑程序幻想出一个奇异的世界。
又或者太空遨游引起物种间的战争。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科幻元素,也都需要一定质量的科幻小说来支撑。
而国内最为知名的科幻小说,当属大刘的《三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