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文无第一, 武无第二”,他对自己的文化水平非常的有自信, 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季兴邦这样的一甲进士, 翰林院出身的人差差。
他对季兴邦这样年纪轻轻又考取了状元, 能在翰林院里历练三年的人是又嫉妒又恨。
他现在这个正四品府君的位置是他二十年来进入官场之后磨爬滚打才得来的。
可是季兴邦现在才二十多岁, 就已经是从五品的府君下面辅佐的农事官了, 这个升迁的速度比起他当年来说, 简直是像做了火箭一般的快。
府君大人心中如何能不记恨呢?
于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便是一句话——“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季兴邦想做什么他反对什么,很有一种与季兴邦斗气的感觉。
他手底下的人都是见风使舵的好手,如今看到地方主官府君大人对季兴邦这个新来的农事官这么抵触,自然也没有人敢跟季兴邦走得很近。
同时他们虽然觉得季兴邦年纪轻轻就当了从五品的官员,很是厉害。但是同时又对他有些不屑——若他真得皇帝看中,简在帝心,想必是会留在翰林院,留在京城朝廷中枢的,而不是会被这样外放出来做一个小官。
他们觉得外放的季兴邦应该是在京城之中得罪了某个权贵,日后高升的可能性也不算很大了,所以他们也不用巴结季兴邦,便都与府君大人一个鼻孔出气。
在这样四面楚歌、群敌环饲的情况下,季兴邦想要做出一点成绩简直是难上加难。
若是他是一个正七品的县令,还可以作为一个主官,去一个县里的富户那里募集点捐款,利用富户的钱,推动那个县的农具改进,对于农业生产做出点成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