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汾府这种小地方, 能与千里之外的京城扯上关系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她们便是砸锅卖铁也要将女儿送到灵毓女学去上学。
就这样, 临汾府城的权贵人家的女子去念灵毓女学成为了一种风潮, 谁家的女儿若是没能入学,便会受到旁人的取笑。这样一来,灵毓女学的招生自然不愁。
时晗雪在京城的灵域女学里,每年有二十个名额是给家庭环境很差,交不起学费,但是成绩极好的女孩子准备的,需要进行入学考试才能争取到这个名额。
她在临汾府办女学分院的时候,自然也引入了同样的制度。
若是家境贫寒的女子能够通过灵毓女学的入学考试,之后五六年的学费都被灵毓女学包圆了,自己家不用再出一分钱。
这样一来,百姓们心中便存着期待,总觉得自家女儿冰雪聪明,一定能抢到那为数不多的名额的。
因此,整个临汾府的百姓们在有钱之后将女儿们送到学堂去启蒙一两年的人家变得多了起来。
女孩子们日子过得比男孩子们更苦,更加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因此临汾府的这些女孩子若是能有一两年的念书机会,都会非常珍惜。
她们也想着——若是自己能考上灵毓女学,便能改头换面,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说不得日后还能去京城参加女官考试,成为时晗雪那般厉害的女官呢。
因此时晗雪在临汾府办灵毓女学的分院,效果十分好,比皇后娘娘外派去各个县办大景女学的那些女官都要做得好得多。
只不过这个时候皇后娘娘觉得人手不够用,只要有能派出去做女官的人就行了,不太在意大家办学的成绩,也没有给大家下达什么硬性的指标和任务,也就没有人太将这件事拿到台面上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