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二人都觉得儿子季昀霆之前在京城当中都不是那种卖了命运念书的人,为何现在会有这样的改变?自然是心中有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变化。
季兴邦这个做父亲的自然拉了自己的儿子秉烛夜谈,细细的问他想法。
季昀霆也沮丧地向季兴邦说了自己的困惑。
季兴邦闻言一愣,有些无奈地安慰自己的儿子道:“昀霆,有时候真是时也,命也。古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实在是再正确不过的了。
你大堂伯季兴杰当年考中了探花,我虽然在三年之后考中了状元,但是我却从来不敢自诩自己的学问胜过了他,你明白吗?
科举考试每年的对手都不一样,每年的主考官也不一样。不是同一届的人根本不能互相比较学问。
且为父当年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携了前面“五元”之势,最后能中状元还有皇上其他的一些考量在其中。
所以昀霆,你学习主要是要学到自己的文化知识到手,保证自己有高水平,保证自己有能考中进士的能力。
但是具体你是能中一甲还是二甲?甚至当年运气不好,只中了一个三甲,也都是命。
你无需这么拼命,因为名次,因为学习而错过很多很美好的东西。你可以在过年这几天好好带着妹妹游玩,和妹妹培养一下感情,之后再好好的学习。
况且你也不应当看低了你妹妹,不要觉得自己非得压了妹妹一头,才能算一个好哥哥,觉得男子理所应当压过女人。
你母亲当年考中女坤元是在我中状元的前一届,她当年的考题是你大堂伯考的那一套。我知道她答题答得很好,远超当时其他女子的水平。
虽然很多男子看不起你母亲的女坤元,觉得女子的坤元没有什么含金量,还是男子的状元更有含金量,但我却从来不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