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一些因为职责不当引起民愤的官员们, 若他们在位时引起了西南夷某些少数民族的叛乱或者武力暴动, 自然是要被皇上撤职查办, 断送了前途的。
所以, 皇上在位这么长时间以来, 以及他作为王爷跟着先帝理政以来, 从来就没有见过西南省的巡抚愿意提出季兴邦这样的改革方案。
皇上心中十分欣慰,觉得季兴邦真的十分用心的在替他经略西南。他觉得季兴邦的这份真心赤子之心可用。
所以他虽然觉得有一些风险,但是也一律承担了,最终还是批准了季兴邦的奏折,让他可以放开手脚的在西南省轰轰烈烈地进行他的改革。
有了皇上的大力支持,季兴邦在西南省的改革自然推行得顺顺利利的。
在西南省做官的官员们谁都知道季兴邦做的是有利于西南一夷各族百姓的事情,有利于与民族融合的事情,不过以前没人敢这么干罢了。
现在主官季兴邦既然已经定了调子,还上奏朝廷之后得到了皇上的批准,大家还犹豫什么?当然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于是在当年西南省各府的府试考试之中,便实现了这个政策。
各府在录取秀才的时候,便保证了至少有百分之五的名额是西南夷少数民族的。
若是那一府录取总人数较少,百分之五的比例是低于一人时,便至少得录取西南夷少数民族一人。
若是某府录取人数较多,折算录取百分之五的比例后超过一人,则按照四舍五入的规则录取。
比如若是某个府今年共录取三十名秀才,西南夷少数民族的比例折算后是一点五,那么便“入”,共招两人。
若某个府今年录取秀才的人数是四十二人,按比例乘以百分之五折算后是二点一,便也“舍”了,只录取两名西南夷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