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开疆拓土,文臣治理天下。
走到目前这一步,他们武将的作用已在逐渐消退了。
储君之争上,他们所占据的优势本就很小了,朱高煦若再做出不快之事,指挥让他们所存在的优势更少。
朱高煦摆摆手,干劲十足,踌躇满志道:“丘叔不必太过杞人忧天,父皇本就是好争斗之人,自也喜欢敢争敢斗之人,父皇铺了这样的局,说不准就是期待有人出手呢,错过了这个机会在父皇那里或许就少了分量了,丘说不用操心此事了,我过来就是与丘叔分享一下好消息,之后的事情我去想办法吧。”
丘福的沉稳,在朱高煦眼里变成了畏手畏脚。
既然丘福如此不堪大用,朱高煦也没必要非得用丘福了。
现在的朱高煦满怀豪情,已做好大干一场的准备了,任何人都拦不住他了。
丘福跟着朱棣身边的时间也不短了,对朱棣的了解绝对要比朱高煦多很多的。
朱棣是武夫出身,但却也是有文人的权谋的。
就朱高煦说的这个事情,丘福打心底觉得,绝对不可能是朱高煦表面看的那么简单的。
不管怎么说,那都是一条船上的了,丘福只能再次良言乖劝,问道:“殿下不可轻举妄动,现正为关键之际,还是得从长计议的。”
即便真如朱高煦那般所说,那也还得继续确定,哪是这么冒冒失失随便就能行动的。
朱高煦已打定了主意,大手一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错过了这个机会,还不知得等到何时,丘福不用管了。”
之后,朱高煦大步流星,头也不回的离开。
“殿下...”
喊了几声,没能留住朱高煦。
望着朱高煦远去的背影,丘福只能长长叹了口气。
治国之时,武将的作用是逊于文臣了,但倘若朱高煦能有朱棣的本事,有靖难中的功劳,以及朱棣本身的器重加持,在与朱高炽的储君之争上,那可是有九成九胜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