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没有本事的,又能压制住他们。
只要有办差的手段,那能有些良善倒也是个好事。
郑和对朱棣这句算是表扬的话不置可否,面色之上也依旧是不喜不怒,回道:“奴婢在拿到这两封信之后便与刘晨元的书稿做了比较,这的确是刘晨元亲笔所写不假。”
证据查到现在,仍还有破绽。
秦锋既打算与刘晨元串联,提前做好这些证据并不难。
曾棨几人本就是科学一门的门生,不用秦锋收买,他们都能替秦锋作伪证。
王金虎和秦飞那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郑和在飞腾实业询问的那几个护卫虽说之前是燕军军卒,都已跟着秦锋这么多年,是否还能算得上燕军军卒那可得两说了。
实在不行,用钱收买那也是能说的过去的。
而这两封信出自于刘晨元之手那句更能说得过去了,秦锋和刘晨元是一党,让刘晨元写封信由秦锋收藏,作为被发现之后的脱身之策也不是不可能。
在这种不算严谨的证据之下,就看朱棣怎么决定了。
把该量的证据量出来之后,郑和再次又为秦锋求情,道:“陛下,以奴婢的观察秦侍讲并不像是建文余党的,不如再给他个机会,哪怕这段时间派人新影不离守着他呢,秦侍讲算作是大明的栋梁之才,若因此把他判为建文余党,实在是有些太可惜了。”
怕秦锋牵连的人,躲秦锋躲得的远远的。
而了解秦锋,也了解朱棣的人,则没少给秦锋求情。
类似郑和的话,朱棣已听过无数次。
所有人的大致意思不过都是说,秦锋绝非池中之物,他是能够改变大明的不二人选。
若就此杀了他,那绝对是大明的一大损失。
有人还在最后加上一句恭维,说像秦锋这样的人精明的很,更能懂得趋利避害,跟着朱棣远比做建文余党所能得到的多。
朱棣也不是一般人,他也是有信心驾驭秦锋的。
像秦锋这种越是不一般的人,他越是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