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变故
9月30日,大炎兵部传下消息,北境有变,进攻暂缓,等待消息。
大炎两路大军主帅看着信里的内容,满心的怒火。
局势变化太快,月初传来的消息还是北凉还高歌猛进,甚至骑兵都开始抽调准备进入大夏腹地作战了。还不到一个月,北凉入侵大夏的数十万大军全灭,司马浩的七万骑兵带着十余万西征残兵退回北凉要塞。
不但如此,北凉对大炎北境的攻势加强,退回来的七万骑兵和十余万步卒,开始对大炎北境展开攻势,北境的压力一时之间加大数倍,短短时间内,数个军堡被拿下。
不得已之下,大炎兵部下令,对南燕的攻势暂缓,抽调部分烈阳军北上,以防不测。
阳歆气的破口大骂:“北凉人是猪吗?就是是几十万头猪,也不至于一个月不到就被人砍光了吧!”
无奈之下,阳歆下达命令,烈阳军团抽调了七万大军北上中都待命。
东西两路大军停止对南燕的攻势,维持现有战线不再主动发起进攻。
南燕属于被迫迎战,在本土防守还好,进攻就力有不逮,巴不得大炎兵力减少,任由大炎撤回部分兵力,双方再次进入小规模的冲突模式。
十月上旬,更详细的消息传到阳歆手里,看着手里的战报,阳歆也不得不叹了口气:“天不助我大炎!”
早在九月中旬,拓跋弘就传信回国内,写信的对象,就是北凉军中第一人,天下第一战神司马浩!
信中,拓跋弘将幽狼军的异常战力和自己心中的担忧一一表述,建议停止对大夏的进攻,重新将主力调回与大炎的战场,保证南燕不失,维持现有的格局。
司马浩除了武力惊人外,对局势的把握也远超常人,收到拓跋弘的信后,第一时间查阅了历代战例,尤其是历次大战的战损比数据,最后,在多位参谋将军的共同讨论下,得出了一个让司马浩毛骨悚然的结论,幽狼军的战力,竟不比初代幽狼军低多少!
这个结论是有依据的,北凉对自家步卒的战力是有数的,这么多年下来,北凉步卒的战力基本和大夏开国时一致,大陆垫底。
既没有实力的增长,也没有下滑,这点在于大炎的边境冲突的战损数据可以得到应证。
但此次云山要塞的战损比,仅次于北凉与初代幽狼军对战时的数据略低。
这让司马浩意识到,与大夏中枢的隔阂,不到未曾削弱幽狼军的战力,反而让幽狼军重新崛起。
当年十五万幽狼军,在没有任何援军的情况下,可以轻松顶住北凉四十万主力战兵的攻势,此时的幽狼军,就算战力略逊与初代幽狼,差距也不会太大,而此次出征,北凉虽然出兵五十万,但战兵数量不到三十万,剩下的都是没什么战力的辅兵和民夫。
这样的实力,根本没可能拿下云霄走廊,甚至有可能被幽狼军打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