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又是以文坛领袖龚鼎孳名义搞个以文会友的盛会,这牌坊立得如此响亮,大家自然没有后顾之忧了。
纷纷表示这几年自己闭门造车,静极思动,想会会好友,沾染一下斯文雅气,绝不是想要那个什么暗访人员名额。
再加上春闱放榜不到几日,一些享誉海外的学子大显身手,高中得榜,正是风光无限之际,想一展拳脚,文坛领袖龚鼎孳一号召,大家都踊跃参加。
两两相加,如此盛况,不管是在朝为官的名士,还是在野的明朝遗民都纷纷到了春风楼,想一试手气,一睹花魁齐聚。
京师的文坛盛会骤然间就发生了。
作为春风楼的老鸨笑的合不拢嘴,要是这盛会能顺利召开,本来位居二线的春风楼会一跃为全国最顶尖的青楼。
这文坛盛会,虽然伴随着风流韵事,但最主要的是各位才子切磋诗文,这些人今天来到这里除了那点龌龊心思,未必没有攀附董亮心思。
然而董亮今天却没有亮明身份,只是作为普通士子打扮,混迹在人群中,并不显眼。
由于今天来的人多,这初赛就分为了好几个会场,一同做初赛的评委。
由于害怕董亮出丑,龚鼎孳特意让诗词大家曹尔堪陪着董亮,一同评审初赛。
初审的时候,评委都是坐在帘子后面。
那些士子并不知道谁在点评他们的诗作。
刚开始董亮还兴致昂然,但听了几首,董亮觉得相当乏善可陈,变得昏昏欲睡。
这也难怪,这初赛自然是为那些文名不显的人准备的。
像那新科进士王世祯,不过二十出头,就在清初的诗坛就闯出了偌大名头,自然不需要参加什么初赛,直接参与最后决赛。
董亮此行来的目的也不是想认识什么才子,而是为了最后的大秀。
所以才听了几首诗词后,他便退出会场,让曹尔堪独自一人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