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如本以为妙音会留她门娘几个在王府吃一顿的,没想到才说了几句话就要送客了。
林玉如在妙音打完那个哈欠要端起茶盏吃茶的功夫提出告辞。
妙音对林玉如的知趣很是满意。
林玉如携孟月娥孟从文从书告辞,妙音只是起身送了送,银杏负责把人送到王府门口,看他们上了马车后银杏也就转身回去了。
马车缓缓的驶离了宁王府。
“母亲,好歹王妃和您也是堂姐妹啊,她怎对您这般冷淡呢?”孟月娥一脸不解道。
林玉如微微叹了口气,幽幽道;“你也说了是堂姐妹,自然跟姐妹不同了,再者我们的出身从始至终都有差异加上有着六岁的年龄差距。王妃的性情随了我大伯母,清冷孤傲,不好相与。月娥,你要我和你爹争气,你嫁的好了我和你爹还有你的两个弟弟也跟着沾光,旁人也就不敢小瞧我们了。”
孟月娥郑重的点点头;“女儿能否嫁的好自然得母亲帮着筹谋了。”
林玉如认真打量了面前这个被自己一手养大的继女儿一番。
即将年满十四岁的孟月娥出落的清丽婉约,娇俏可人,虽然算不得倾国色,然而也是美人胚子一个,若再在她的才艺和穿戴上好好的花点儿心思,那可真是奇货可居。
虽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林玉如很清楚官宦人家选媳妇跟普通人家还是不同的,女子的样貌才情和品行那都是缺一不可的。
若一个出身不错的女子模样,才情和品行都还不错,那嫁入高门是很有希望的。
抬头嫁闺女,低头娶媳妇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也就只有皇家的女儿是下嫁的。
银杏送了林玉如娘几个离开后便快步回了关雎阁。
“王妃,奴婢看您对大姨奶奶很冷淡,您不是说大姨奶奶是个温柔敦厚之人值得亲近一二吗?”银杏一脸困惑的问道,在林玉如来之前妙音的确说过她是个温柔敦厚之人值得亲近一二。
面对银杏的困惑妙音略作思量后才道;“过去的林玉如是温柔敦厚的,而今的她却只有温柔再无敦厚了,我从她脸上看到了孙氏和林玉蓉那样的贪婪。那个孟月娥更不是个简单的,而今她也大了,往后还是让她少来王府的好。”
时间一晃就到了十月,天也越来越冷了。
于云辞的婚事将近了,但十月初一紫苏还是去生生堂继续义诊。
平日里义诊后紫苏还是回去生生堂做堂的,她即将大婚了接下来的日子她要把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