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为定。”赵盼儿脚步不停,“这几天,还要麻烦你盯着采买的事,行会那边也得要你去拜拜码头,毕竟永安楼是脚店,还需要从他们正店那里买酒。”
池衙内忙打包票:“没问题,交给我。我一定把最好的酒弄过来。”
赵盼儿忙道:“不是要最好的酒,而是要最适合永安楼的酒。衙内,酒楼想要做好,并不是花钱请最好的厨子、买最贵的酒、请最灵醒的跑堂那么简单,而是要处处做到平衡。我在半遮面的经营上汲取了不少教训,所以不想在永安楼上再犯了。”
池衙内虽然看起来各种不靠谱,但能坐在东京十二家行会总行头的位置上,自然有他的能耐。他立刻正色起来:“你放心,永安楼的事我全听你的,我这就去找,保证把七十二间正店的酒全都找来,然后咱们一家一家试,直到找到最合适的那款酒为止。那天你在万水阁里说的话,我也一直都没忘:我们要做一个全东京前所未有的酒楼,为了这个梦想,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
赵盼儿退后一步,她突然觉得自己仿佛从来没有好好地看过池衙内。
池衙内摸了摸自己脸,发现上面没粘东西,便不解地问:“怎么了?”
赵盼儿倒也不掩饰,认真地答道:“头一回看你这么正经,差点都快认不出来了。”
池衙内嘿嘿一乐,正想再自夸几句,赵盼儿却已经转身离开了。
走到灶房外,赵盼儿隔着窗子看见孙三娘正和几位厨子对峙,她犹豫了一下,没有上前打扰。只见孙三娘一拍桌子,中气十足地开口:“行了,别跟我说什么女人不能当大厨,咱们手艺上见真章!”
说完,孙三娘抄起一块豆腐,唰唰数刀飞过,然后把豆腐放在清水中一漂,一朵豆腐菊花瞬时呈现。在场的厨子们尽皆倒吸一口冷气。
孙三娘随手将刀往案板上一插,那菜刀便深嵌进案板中:“不服气的,就来跟我比一比。服气的,就站到那边去,每人煎一道鸡子给我尝尝味道,我满意了,才可以留下,否则,就另请高就吧。对了,能留下来的,工钱加两成。”
厨子们对视一眼,纷纷站到了孙三娘所指的方向。
见孙三娘已经把一众厨子收拾得服服帖帖,赵盼儿对后厨这边不再操心,转头去了如今被宋引章改成表演场地的一元阁。
一元阁已经被宋引章布置一新,比从前的半遮面雅间还要古典雅致。宋引章正领着教坊司的六名学徒参观,之前去过半遮面的素娘也在其列。
宋引章给姑娘们一一介绍着:“以后这边的一元阁会设二十四个雅间,分别以二十四节气为名,这一间,名为雨水。”
六名姑娘欣赏着屋内装饰、纷纷颔首,身在乐籍,她们也都是见过几分世面的,这一元阁虽说谈不上奢华,但胜在一个“雅”字,不比任何大官的私邸差。
素娘难掩激动地赞叹道:“真漂亮。宋姐姐,你今日请我们过来,可是要我们以后来这里表演?我们一定捧场。”
宋引章微微一笑:“不止如此。我想和各位签一个契约。大家以后在这表演,除了按市价有酬金之外,还可以按卖酒的一成提取花红。”
“真的?”众女哗然,这样的报酬她们平时可是想都不敢想。
宋引章从身后拿出一份契书:“不过,所有的表演都要听我安排,而且你们虽然也可以在别处表演,但是绝对不可以泄露或者模仿我们永安楼的节目……这是契书的样本,大家不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