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朱高煦的不甘,朱高燧就显得冷静多了。他早就猜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是这不是最终的结果。他被封为赵王。
接着是周王和宁王他们。周王之前被建文帝贬为庶民,朱棣自然要恢复他为亲王,当然还要给他封地。宁王虽然没有被建文帝贬为平民,但是朱棣作为新帝,当然要重新封他为亲王。不过,他这次的封地不在大宁,而是在南昌。
宁王对于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如果朱棣还让他去大宁,他才觉得奇怪。
其他几位王爷,也重新被封了王。当然也有些王爷没有归顺支持朱棣,被朱棣贬为了庶民。
被重新封了王的王爷们,他们虽然还有封地,但是他们的护卫减少了很多。
朱棣不会像建文帝那么蠢,强硬的削藩,而是减少亲王的府兵。再加上,一些其他的限制,让他们就算想造反也没有实力反。
对于这些王爷们来说,待遇减少就减少了,总比削藩强。
在这点上,王爷们就觉得朱棣比朱允炆好。
至于朱瞻基,他没有被册封。虽然朱棣非常疼爱他,但是暂时还不能册封他位皇太孙。
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皇室子弟要满十岁才能册封。也就是说朱瞻基要到十岁才能被封为皇太孙,朱盘烒也要到十岁才能被册封为宁王世子。
之所以要定在十岁,是因为小孩子小的时候要是有了爵位,有可能承受不住,会折寿,甚至会夭折。再者,小孩子在小的时候容易夭折,不一定能活到十岁。
其实,朱棣有想过直接册封为皇太孙,但是为了让宝贝孙子健康平安地长大,他还是决定先等等,等朱瞻基十岁再册封。
封赏完后,接下来就是隆重的庆贺。连续庆贺了三天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