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后立刻对现场进行二次复勘,重点看车的后备箱,还有房顶的痕迹。”局领导指示道。
“明白!”
孙延海用力点头,认真地在本子上记下,接着道:“除了梁永福和死者有重大矛盾之外,死者的妻子傅璇,在感情上与其也有些矛盾,两人分居已经一年多了。”
“据我们了解到的,两人分居是因为死者王成雄婚内出轨,傅璇提出离婚,但是王成雄不愿意,于是傅璇就搬到了5公里之外的老街公寓。”
孙延海道:“对于傅璇的工作生活经历,我们暂时没有了解到。不过我们的侦查员在与傅璇接触中,发现傅璇对王成雄态度极其冷淡。”
“据我们的侦查员观察后说,傅璇听到王成雄遇害时,最开始很震惊,但是过后就很开心,不像是装的。”
“我们开始也将傅璇列为嫌疑人之一,不过傅璇说,案发时她很早就在公寓内睡了。”
“因为傅璇住的公寓是老房子,周边没有监控。不过有人为傅璇作证,说她当时就在公寓内,没有出去过。”
“而且别墅区周边监控,并没有拍到傅璇的踪影。另外傅璇本人比较瘦弱,死者又非常强壮。”
孙延海最后道:“所以我们认为傅璇的嫌疑很小,又有人证明她当时不在现场,基本可以排除。”
你们认为她嫌疑小,…那这就对了啊!
听完孙延海所说,一点灵光在许广白脑海中闪过,他连忙在笔记本上,着重记下有关死者妻子傅璇的信息。
因为从案发现场来看,凶手规划严整,行动缜密,除了死者心口的创伤,几乎没留下任何轨迹。
而从傅璇的信息来看,她得知死者遇害后的反应,还有她的人证等,也将她的嫌疑基本排除。
但如果假设傅璇是嫌疑人的话。
那作案时的缜密,与被询问时的滴水不漏,从行为逻辑上看,两者是前后贯通,仿佛一笔画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