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余之所以能理解沈放的战略意图,因为有过前车之鉴。
在抗美援朝的末期,志愿军和美军便打成了这种状态。
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山头,双方的士兵可以反复拉锯,反复争夺。
两边打得头破血流,争夺一座毫无意义的山头,只因为它毫无意义。
我能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山头,不惜付出任何代价,那么,你能吗?
这个阶段,比拼的就是双方的忍耐力,乃至战斗意志与决心。
作为一个现代人,李余的见识是要比古人宽广得多。
对于很多事情,他都能做到一点就透。
他没学过军事,更没接受过军事训练,但他却能准确地领悟到沈放的心思。
听完李余的这一席话后,高屠和秦胜英皆有茅塞顿开之感。
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夺毫无意义的昂山,就因为它毫无意义。
这听起来似乎很矛盾,但实际上,却是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图在里面。
高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由得感叹道:“沈……沈将军非……非凡人也!”
李余也觉得沈放确实是厉害。
他的战略思想,哪怕是放到现代也完全不过时。
解答了高屠和秦胜英心中的疑惑后,李余在二人的相送下,离开昂山,返回己方在金牛山的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