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好奇地问道:“不知吴王殿下来此是?”
“我是来请景先生出山的!”
李余柔声说道。
“秦州州府官员、郡府官员,乃至县府官员,上下勾结,沆瀣一气,贪墨赈灾粮,中饱私囊,导致各地百姓,饥肠辘辘,民不聊生,更有些郡县,饿殍遍野,惨不忍睹!我虽有心惩治这些贪官污吏,奈何却无可用之人!”
说到这里,李余还长叹了一声。
周围的读书人,直听得两眼放光。
他们早就对秦州当下的时局心生不满,秦州各地的粮价,已经不是蹦着高的飞涨,而是坐着火箭往上窜,普通民众根本买不起粮,卖儿卖女者,不计其数。
他们这些穷书生,日子过的也是越来越辛苦,朝不保夕,有今天没明日的。
现在听了李余这番话,无不心有戚戚焉,仿佛找到了知心人。
有些书生禁不住哽咽着插手施礼,说道:“殿下体恤民情,严惩恶官,真乃我等之福,秦州数百万百姓之福啊!”
李余向周围众人拱手,说道:“我至秦州,已有数月之久,可直至现在,才发现这些贪官污吏之恶行,实有失察之过!秦州百姓之困苦,我也有一份责任啊!”
他的自我检讨,大大赢得了周围书生的心。
这当然也是李余想要的效果。
现在的李余,根本无人可用,求贤若渴,没准在周围的那些人里,就有几个才干卓越之人可为自己所用呢!
即便没有,能赢得一批读书人的心,也是件好事。
有人早已跑进屋子里,向里面的景昱通风报信,说吴王李余亲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