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会给赵顼带来成吨的压力。
如今张斐回来了,双方都可以通过张斐,来知晓对方的态度,而张斐又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他表明态度暂时不会去,双方都得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反而给了他们相互妥协的一个契机。
制置二府条例司。
吕惠卿道:“学生以为,除非张三亲自前去,否则的话,那就不需要公检法去,司马学士举荐的人,定会给王宣抚使添乱,到时得不偿失。”
他们完全不信任保守派,对张斐也都有保留,但是目前来说,张斐还是在维护他们的利益,并没有背叛的行为,关键王韶点名要在当地建设公检法,那么在对方的阵营中,也只有张斐可值得信赖。
王安石叹道:“但是目前来说,我们尚且需要对方的支持,否则的话,陕西路是难以给予熙河全力支持。”
吕惠卿道:“那就只能让张三前去。”
王安石道:“张三也不是说不去,而是他想派人先去探探路。你是跟他打过交道的,应该也知晓,这小子虽然很年轻,但是城府极深,做任何事之前,都会深思熟虑,若无把握的话,他是不会轻易尝试的,当初甚至连官都不愿意当,可见他有多么小心。”
“这倒也是。”吕惠卿点点头,又问道:“那不知对方会推荐何人前去?”
王安石还真不敢说,会让范镇过去,摇摇头道:“这种事张三也做不了主,还得司马君实来拿主意,但肯定不是我们满意的人选。”
先给吕惠卿打预防针。
吕惠卿纠结半响,“恩师,如果事事都必须征求对方的支持,此不利于新政发展啊!”
王安石道:“此非常态,实在是此番大捷,成果斐然,以至于我们都没有做好准备,倘若早知能取得如此成功,我们做好应对准备,也不至于被他们牵制。往后,对西夏用兵,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免又重蹈覆辙。”
不单单是他们,朝廷也没有做好这准备。
可见宋朝对自己的军事,并非那么有信心,如果是唐朝,尤其是贞观年间,都是这么打,唐太宗先是一顿策反,拉一波,打一波,时机成熟,找个借口就出兵,战争都是进行的非常快,损耗也小。
......
有趣的是,保守派那边的看法,跟他们是一模一样,也不大愿意跟对方合作。
“如果张三都无把握,那证明王韶之法是根本不可行,派范景仁去,也只是给对方提供一个推卸责任的理由,到时我们都难辞其咎啊。”
文彦博是摇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