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琴声指引,清卿就地打滚,面向西南角站起,箫横身前,探索着下一个由音律铸成的方位。若说子琴旋律里所藏着的隐招,磕磕然实如崩,隐隐然实有形。究竟是「点」位,还是「横」位?
此时,千万缕高低错伏的旋律已如海浪般向清卿涌来。清卿紧闭着眼睛,任凭一句又一句音律冲着双耳奔来。突然,清卿侧身让过琴身上暗袭的隐招,单脚点地,上半身冲成一个绝难以保持平衡的角度,以「千里阵云」之势,持箫在胸前猛地一划,把「横」阵「轰隆隆」地推了开去。
好似突然停滞的暴风雨,只剩下嗡嗡的余音在山间回响。
一片老叶被震落在清卿箫头。清卿缓缓落地,老叶如安坐泰山绝顶一般纹丝不动,甚至不愿加入风过树林时沙沙的合唱。比之于十年前第一次踏入声阵六腑都在眩晕的水平,如今的清卿已然能够推拉声阵,双耳更是多了一份灵敏、心中也多了一丝沉静。
虽是推开了「横」阵,清卿仍是觉得脑中虫鸣声不断,想必是刚才决断太迟,没能把声阵完全推离身边的缘故。于是双掌合箫立于胸前,立定脚步,待山间清气洗净脑中杂念,轻呵一声:「破!」紧接一招「高峰坠石」,用箫身将四周空气猛地震裂开来。
「啊呀!」
伴随着清卿凌空劈斩的声音,不远处传来一声笑盈盈的轻斥:「你注定是尝不到我的木樨糕!」
觉得脑中平静下来,清卿这才睁开眼,转过身去。不出所料,果然是绮琅师姊挎着竹篮,朱唇微启,踏着天仙似的步伐,带着一身木樨花香走来:「诺,你自己劈成两半的花糕,自己吃喽!」
来者令狐绮琅,是子琴在立榕山上的二弟子,年岁二十上下,已分堂为织锦堂堂主。无论远望或近观,都见得这女子身姿轻云蔽月、流风回雪,纵是等闲人留下一眼,也能自行与字典中的「妩媚」二字对应起来。
清卿眼前一亮,渴盼的小手眼见就要拿过花糕,花糕却又被绮琅缩了回去:「你刚练功来着,手上全是土。把嘴张开——」清卿听话地仰起头,张开嘴。一阵阴影在头顶飘过,嘴里便塞满了夏天的味道。清卿被好大一块花糕噎得说不出话,只好含含糊糊地向师父行个礼:「今日还请师父指点。」
子琴收起琴,也走来拿过一块糕吃着。少顷,问绮琅道:「灵灯节的祭礼准备得怎么样?」
「回掌门,山上一切都已布置好,两份请柬也由衡申师兄和绮川师姊送下山去了。」
灵灯节是立榕山第一任令狐水尘掌门立下的规矩。
日子定在每年四月初七,意为夏天万物生长、百草繁茂,借此机会叩谢天地生灵对晚辈后代智慧的给予,从而使令狐后人各有自己独特的术法来安身立命。到后来,为促进各门下弟子相互勉励,灵灯节便又成了比试术法的擂台。由于立榕山中,只有成人之后分了堂的弟子才可独自出山游历,于是每一年都有年纪稍小的弟子奋起争先,或是承袭前人高艺,为立榕山的分堂记簿中再添新术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清卿第一次离开与子琴所居的山崖,来到半山腰,登时就被织锦堂中精致繁复的锦缎看花了眼。绮琅拿起一块淡青色的绸子披在清卿肩上:「你喜欢干枝梅呢,还是象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