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先让这国主静了心。
“是是是。”国主听了法海吩咐,虽不知道为什么三藏法师对此事看重,但既是圣僧所需,他自当思虑周全之后,再行讲述
这国主暗自沉吟许久,将当日情形在脑子里自己先过了一遍,确认没有什么遗漏之后,这才开口言说:“此事也是六年前的光景了,那日我等君臣出城,却在城门口遇见了一位行脚的僧人拦住了去路,言说要化顿斋饭。我见他衣衫褴褛,只道他是个做苦行的游方,便让随行取来斋饭于他。”
“僧人化缘,你施斋...这有什么错处?”
“小王也惊奇。”这国主脸上露出了几分无奈,“圣僧不知道,那僧人脾气忒大,估计也不是个正经和尚...他起初嫌我斋饭不好,不肯吃食,要让小王取好的来招待...还说小王是个伪善的,见他是个流浪行僧,便随意用些斋饭打发...”
大圣听这里便先起了兴致,好奇问道:“你是如何言语?”
“其实他不肯吃斋时,小王料定他是个假扮来的僧人,是想要诓骗小王...倒也不是小王舍不得一顿斋,其实若在僻静处,于他一顿御膳也不打紧,可在城门口,万民皆看着,实在是此例不能开。”
“哦?”大圣又问:“这是何意?”
“长老不知,有些人天生惰性,若知此事,再传扬出去,全都扮成了这游方和尚来化御膳...小王当如何处置他们?”
“阿弥陀佛,佛自劝人向善,不该使人变惰。”法海稍稍点头,道:“国主便因此处置了这僧人?”
“小王毕竟一国之君,倒也不会因为他偷奸耍滑便为难他...只是想要教他一个道理,万民得粮不易,自是斋菜不佳,也不该轻言弃之...小王当时将那斋菜取来,当着他面吃了。问他...这斋朕吃得,你这和尚为何吃不得?”
八戒先问了一句:“那斋可好吃?”
“家常便饭,果腹足矣。”国主又叹了一声:“我家当年也穷苦,便是树根也吃过,这饭菜就是小王让随从自城边儿人家临时买来的...味道只就是个寻常。”
法海听了暗暗点头,他知这国主未曾扯谎,再问一句:“那僧人如何说?”
“呵——”国主冷笑了一声,道:“也是装腔作势的,言说小王是个知道疾苦的,只消化他一顿御膳,便将小王渡去那灵山做个金身罗汉,得个正果。”
到此,法海与众弟子双目一对,心中齐道:此处便是关键!